現階段氣喘治療以吸入性類固醇為主,當患者確診氣喘之後,建議安排過敏原檢測了解誘發氣喘的原因,當排除環境因素後,氣喘仍反覆發作或控制不好,目前也有生物製劑可以協助抑制過敏原引起發炎反應,有效幫助病人降低急性惡化,改善生活品質。
氣喘是最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典型症狀包括咳嗽、胸悶、哮喘及呼吸困難,許多患者經常感到憂慮,就怕氣喘反覆發作影響生活與工作。而誘發氣喘惡化的原因相當多元,諸如空污、環境過敏原、未按時服用藥物等都是導致氣喘急性發作的危險因子,由於患者的呼吸道長期處於發炎狀態,易受刺激物影響,一旦發生急性惡化,嚴重時可能會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空污與塵蟎交互作用恐加劇氣喘惡化 重度患者影響最大
台灣醫療團隊在去年(2020)發表研究指出,氣喘嚴重的患者容易因為空氣污染中的主要成分-多環芳烴(PAHs)加重氣喘的發作頻率。參與該研究的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內科王圳華教授表示,多環芳烴會誘發呼吸道發炎,特別是依據全球氣喘倡議組織(GINA)氣喘嚴重度分級為第5階的患者影響最為明顯,由於這類患者的呼吸道上皮細胞受損加上肺功能不佳,更容易加重急性惡化的頻率與嚴重程度。
除了空污之外,室內環境污染源對氣喘患者的影響也不容小覷。過往塵蟎僅被認為是氣喘的過敏原之一,研究卻發現塵蟎會與多環芳烴產生交互作用,對氣喘患者影響甚鉅。王圳華教授解釋,塵蟎產生的蛋白酶會刺激免疫系統,進而造成呼吸道上皮細胞損傷,因此,屬於過敏特質的氣喘患者在空污與塵蟎的雙重影響之下,呼吸道發炎程度會更加惡化,並加速急性惡化的發生與肺功能的下降程度。顯見氣喘治療除了控制症狀外,還必須兼顧保護呼吸道上皮細胞與改善肺功能。
現階段氣喘治療以吸入性類固醇為主,當患者確診氣喘之後,建議安排過敏原檢測了解誘發氣喘的原因,當排除環境因素後,氣喘仍反覆發作或控制不好,目前也有生物製劑可以協助抑制過敏原引起發炎反應,有效幫助病人降低急性惡化,改善生活品質。王圳華教授也分享一位60歲女性個案,她氣喘病史長達40年以上,但由於過往未接受正規治療,呼吸道上皮細胞受損嚴重,加上居住環境潮濕、塵蟎多,只要空氣污染一嚴重就容易氣喘發作,所幸,透過吸入性類固醇搭配生物製劑治療後,目前病情控制十分穩定,肺功能也獲得改善。
▲王圳華教授提醒,如果氣喘患者能長期接受治療,保護呼吸道上皮細胞並維持良好肺功能,對抵抗外來污染物質也有正面幫助。
氣喘易與鼻竇炎和鼻息肉釀惡性循環 治療應雙管齊下
然而,許多患者即使平時留意避免接觸空污、氣喘等危險因子,氣喘卻仍反覆發作,這時就要注意可能是鼻子出問題。一名58歲男子確診氣喘時被醫師提醒有合併鼻竇炎與鼻息肉,起初他並不以為意,不料氣喘卻反覆發作,甚至需要住院觀察,後續經醫師建議改用生物製劑,治療迄今3個月未再發生急性惡化,不僅肺功能恢復正常,鼻息肉也獲得改善,這個經歷讓他意識到控制鼻竇炎與鼻息肉對於氣喘患者的重要性,後續在治療上也更加積極有信心。
收治上述患者的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內科黃于真醫師表示,鼻竇炎與鼻息肉的診斷是氣喘治療中重要的一環,氣喘會造成鼻竇炎與鼻息肉反覆發作;而合併鼻竇炎與鼻息肉的氣喘患者,其急性惡化的發作率與嚴重程度會顯著增加,也影響氣喘的治療成效。因此,醫師會協助確診氣喘的患者篩檢是否合併鼻竇炎與鼻息肉,若有疑慮則會安排電腦斷層或X光檢查。
黃于真醫師進一步說明,鼻竇炎與鼻息肉除了容易誘發氣喘患者急性惡化外,也會造成流鼻涕、容易喘、失去嗅覺、睡眠障礙等症狀,建議氣喘與鼻竇炎及鼻息肉的治療應同步進行,以降低急性惡化的發作並改善患者的不適感。而此類型患者的治療仍是以吸入性類固醇優先,若症狀持續未改善且影像檢查發現有明顯鼻息肉,則可以經醫師評估下改用生物製劑,在治療氣喘之餘,也有助於縮小鼻息肉、緩解不適症狀。
世界氣喘日 3大關鍵遠離氣喘復發
為響應世界氣喘日,王圳華教授提出3點呼籲:(1)氣喘患者需要持續用藥以保護呼吸道上皮細胞,即使是嚴重度較輕微的患者,如果能長期接受治療並保持良好肺功能,對抵抗外來污染物質也有正面幫助。(2)對於氣喘較嚴重的患者,如果居住在空氣污染較嚴重的區域,且本身屬於塵蟎過敏體質,建議經常換洗枕頭套、被套等寢具,以降低塵蟎暴露量。(3)若是使用中高劑量吸入性類固醇仍經常發生急性惡化的患者,應該優先排除環境因素並與醫師討論以生物製劑積極控制。
黃于真醫師也提醒,合併有鼻竇炎與鼻息肉的氣喘患者由於呼吸不順,經常習慣張嘴呼吸,此舉反而容易將空氣中的髒東西吸到肺部,因此,當醫師看到患者有張嘴呼吸的情況都會進一步確認是否有合併鼻竇炎與鼻息肉。同時,也呼籲患者若發現自身有張嘴呼吸的習慣、失去嗅覺、經常感到喘、嘴巴發苦,可以主動向主治醫師反映。儘管氣喘目前無法治癒,但只要配合醫療團隊,就有助於減少氣喘復發,生活也不再因疾病而感到虛累累。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