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許嬰寧 心理師 作者:許嬰寧 心理師

【是我媽有病?還是我有病?】

那天看到朋友書架上,有好幾本關於母親帶來創傷的書,對於這類書籍我都會忍不住多看一眼。

這樣的書名不是很違反常理嗎?

info_img

母親角色照理來說都是愛與照顧,懷胎十月把我們生下,為我們把把尿,然後所謂含辛茹苦把我們拉拔長大,然後自己老了後發現付出了許多歲月,自己身體大不如前,換我們來照顧回饋母親。這些都是我們一般認知到的。當然有些家庭,可能還包含更多情節,母親還要照顧其他家人,還要負擔很重的家計,還要照顧其他有需求的孩子等等。

可是市面上還會有這樣的書籍,吸引到大量讀者,表示有一部分的母親,其實並不是完全扮演這樣的角色,愛與照顧。 反而是相反,帶來了傷害和創傷。

可怕的是,當我們身為孩子意識到自己被母親傷害的時候,往往已經【被傷害很久了】。

這時候我們就會開始出現混亂和焦慮。

因為我們心中的所謂常理和倫理,告訴我們母親是如何辛苦如何愛我們,天下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這類的想法早早烙印,

但實際上卻不斷遇到母親的情緒、攻擊、批判、貶低、要求和競爭等,輪番上演,日復一日。小時候從來都不曾懷疑過,但隨著我們成長,了解到甚麼叫做【不舒服】後,好像,驚覺到了甚麼?

媽媽,你怎麼會這樣對我?
你真的愛我嗎?
你可不可以不要這樣對我?

這些話在心中,可能根本說不出口,或者是,哪一次不小心噴出口了,母親的反應只會讓我覺得,我怎麼會這樣講?我講了也沒有用?自己更氣,更難過,更崩潰。

為什麼我怎麼做都不對?
為什麼你要這樣困住我?
為什麼你好像很愛我,沒有我不行,但你又這麼不快樂?又要一直怪我?

#為什麼要逼我和你一起不快樂?

母親,都是當了母親後才開始學著當母親的。

很可惜的是,的確有部分的母親,始終沒有學會扮演這個角色,或許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原來自己帶著這麼多憤怒、需求、這麼多情緒和壓力,在對待孩子。或許他們也是這樣被愛大的。或許他們很害怕,自己會被孩子嫌棄,很怕自己得不到注意力,很怕連孩子也都不喜歡她….

可是,無論母親怎麼了,被傷害的感覺是真的,而且越來越明顯,越來越令人厭煩、不耐、傷心,這些都是會影響我們自己的人際和親密關係的,我們被這樣忽冷忽熱的對待,我們自然也就找不到自己的重心,更不知道該如何【#恆溫地愛人】,那我們就很難在關係中得到被愛的感覺,得不到被愛的感覺,另一半也幫不上忙的話,自己最後可能會哀傷地離開。

回到家裡,或者回到母親身邊,又覺得忽冷忽熱。

我們很難改變母親,也無法改變過去受過的對待,但如果我們自己心裡的傷口還在隱隱作痛,有力氣的話,是時候開始學習為自己清理和包紮了。

別讓自己或任何人在不時地摳開你的傷疤,別把自己的傷口倘開在會傷害你的人面前,把自己照顧好,讓自己可以喜歡上這樣的狀態。

媽媽如果很難改
那我可以不期待
認識自己的創傷
陪伴自己好起來

延伸閱讀:

「她嫌我囉嗦,可我又怎麼放心…」不放手的父母,是孩子憂鬱症的主因

成績公佈那一天,他親手殺了媽媽…為何賢妻良母卻塑造孩子成為殺人犯?

本圖/文由「BabyHome」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怎麼做都不對!媽媽為什麼要逼我和妳一起不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