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吳娟瑜
「那乾脆不結婚了,以後你們可別怪我沒讓你們抱孫子。」,兒子又跟老爸吵起來,一旁的老媽阿月真是無可奈何,因為這件事已經吵過很多遍了。
阿月的兒子畢業後長期住家裡,沒有女朋友的時候,阿月的老公比誰都還急,因為同學會裡,大家都在聊孫兒經,唯獨他們家「空空如也」。
阿月心裡著急,至少沒有嘮叨催促,老公卻不一樣,因為女兒生的孩子叫做外孫,那是親家那邊的孫子,他可想抱自己的內孫,來點含飴弄孫的樂趣。
至於父子倆吵什麼?就是兒子吵著女方要求的聘禮、禮盒,還說買房的頭期款……,希望老爸、老媽多少幫點忙,拿個百萬就好。
聽到百萬就好,老公跳起來了,他的意思是「現在年輕人不知天高地厚,夫妻倆辛苦賺錢養家,好不容易把房子貸款還清了,一兒一女也唸到大學畢業,算是責任已了,怎麼結個婚,還來『要』這麼多?」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婚禮處理三類型
第一類型:完全切割型
這種類型的老爸老媽,在兒女學業告一段落後,早已表明「今後婚嫁自行負責」,不少年輕人一聽,明白父母並無義務協助成家。
所以,不是找意中人自行規劃公證結婚,要不長期同居,走一步算一步,有的乾脆成為不婚族。
第二類型:完全負擔型
有些老爸老媽咬緊牙根,撐起場面,讓孩子的婚禮有模有樣,但兒女不知道老爸老媽負債,連養老金也淘空了。
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處理方式,對年輕兒女不關痛癢,對爸媽卻成了未爆彈,萬一有一個先倒下,往後醫藥費、養老金也不知道往那裡找哩!
第三類型:彈性界線型
阿月和老公後來採取「彈性界線型」,也就是年輕人已在上班了,爸媽及早勸導自行存款,婚禮自行規劃,爸媽不介入。
至於到娘家出面提親、安排媒人婆,還有初次見面送禮,一概按照禮俗來,但後面「大場面」的婚禮則是年輕人的事,老爸老媽退居幕後。
這種「彈性界線型」,既保留了老爸老媽的存款,也讓年輕人扛起人生責任,知道老爸老媽的肩膀給靠一下,但不是靠一輩子。
皆大歡喜辦婚禮
阿月家的兒子婚禮,後來由兩個年輕人自行策劃,先是參加市政府的集團婚禮,照樣喜氣洋洋,接著晚上宴客,除了重要長輩出席外,還有年輕人的老同學和公司同事,現場熱鬧滾滾,皆大歡喜。
婚禮後收到的禮金,阿月夫妻又添個十萬元,變成厚厚一大包,當著兒子的面交給媳婦,讓他們有本金付宴客的開銷。
阿月告訴我:「吳老師,透過年輕人自行辦婚禮後,兒子一夕之間更成熟了,他知道往後人生必須靠自己。能不能留房產給他和妹妹,都不是他能主張了。我和老公規劃了一年一次海外旅遊,我們也該好好享受人生了。」
拿捏好親子間的金錢界線,可以找到親情的平衡感,對雙方都好。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