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0日,日本的「平成」時代正式畫下句點;為迎接新天皇、新年號,日本全國正沉浸在歡樂的氛圍中。回首這30年,國力的起落,相信日本人應該感慨良多。

30年前,日本選用「平成」作年號,典故來自中國《史記》的「內平外成」,以及《尚書》的「地平天成」,原本祈願國內外平和興隆;沒想到,這30年來,不論對日本或全球而言,都是大小風波不斷的漫長波折。

平成元年,1989年,6月中國發生天安門事件,11月德國柏林圍牆倒塌,12月美國和蘇聯領袖在馬爾他會談,宣布東西冷戰結束。就在同一年,日本景氣一片欣欣向榮。昭和年代最後一個交易日,1989年1月6日,股價收30209點,到年底12月29日,上漲29%,創下38915點的歷史新高。在一片狂熱中,當時許多分析師紛紛預測,日股還會再上漲4倍,超過10萬點。沒想到,最後的盛宴戛然而止,從此步入了「失落的30年」。

在那個「日本第一」的時代,日本企業的競爭力獲得全球矚目。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每年公布全球競爭力排名,1989年日本是世界第一,當時日本家電、汽車等產品席捲全球。1989年全球總市值排名中,前五名由日本企業包辦,前20名就有14家日本企業,50名則有32家來自日本,日本總市值就占了全世界的一半。

1989年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日本企業發動的兩大收購案:一件是三菱地所買下美國紐約的商業大樓洛克斐勒中心;另一件是索尼收購美國哥倫比亞影視娛樂公司。當時美國人痛心疾首說:「日本企業買走了美國的靈魂。」

1990年泡沫經濟開始瓦解,當年4月2日,單日跌幅曾高達1978點,創日本跌幅第2大紀錄,而跌幅第3和第4名,也都出現在1990年。日本股市重傷,連帶的不動產價格也在兩年後開始崩盤,資產價值持續大縮水,日圓升值更讓日本經濟雪上加霜。

1993年非自民黨政府誕生,日股終於止跌回穩,但政局基礎仍然不穩固,金融機構呆帳問題嚴重。山一證券、北海道拓殖銀行等金融機構相繼倒閉,1998年日本長期信用銀行和日本債券信用銀行接連跟著關門。直到1999年,政府對大型銀行注資,2000年科技泡沫,讓日本股市終於迎來短暫的春天;只是隨著2001年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的爆發,股市再度反轉走低。2008年金融海嘯襲擊全球,當年日經股價指數下跌42.1%,2009年3月10日創泡沫瓦解後新低7054.98點。

1989年全球市值排名 日企在20大中拿下14席

政治上,平成30年,日本首相像走馬燈似地,換了17位。羽田孜和宇野宗佑的任期甚至只有兩個多月,最長的小泉純一郎也只有5年多,政經情勢風雨飄搖。直到安倍晉三於2012年第2次上任,祭出「安倍經濟學」,搭配日本銀行號稱「異次元」的大規模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自此才解開被封印的魔法似地,大量資金流入股市。2013年全年的股市漲幅達到56.7%,創平成年代最高紀錄。近年再託美國總統川普之福,美國股市走高帶動日股,去年10月日經股價指數創下暌違27年的紀錄,達到24270.62點。

總結平成30年的股市成績,2019年4月26日日經股價指數收22258.73點,比起30年前昭和年代的最後交易日,下跌了7950點(26%);東京證券交易所總市值也從30年前的第1名,掉到第4名。不只股價衰退,國家競爭力也滑落,過去全球第一的IMD世界競爭力,2000年日本掉到20名,其後維持在20名上下,而2018年只有25名。

比較1989年和2019年全球企業的總市值排名,更可以看出日本企業影響力式微的嚴重性。觀察2019年全球市值排名,可以看到只有豐田汽車公司勉強躋身50名內(47名);即使擴大到前100名,也只多了軟體銀行控股公司(86名)。1989年躋身前10名的7家日本企業中,現在只有日本電信電話(NTT)和東京電力公司還存續下來,日本興業、住友、富士、第一勸業和三菱銀行都經過合併,不見原先的名稱。

首相換人如走馬燈 安倍魔法平穩政經局勢

造成日本30年走下坡的最主要原因,多數人認為是數位革命讓全世界產業地圖重劃,但日本企業耽溺於昭和時代的成功經驗,新陳代謝緩慢,而且經營者只在意眼前的業績,對投資和事業改革缺乏遠見,不敢冒險,心態保守,無法推出有影響力的新產品和服務,更是導致成長停滯的內在因素。

《日本經濟新聞》引述早稻田大學教授清水洋等專家的分析,日本企業成立10年後,平均資產報酬率(ROA)超過10%,但之後就會降低;相形之下,美國企業會維持在10~12%。原因就在於日本企業無法縮小企業規模,不處理虧損的事業,即使面臨產業衰退,也很難做出抉擇。

不過,放眼未來,日本仍可以靠高度專業,開拓全球市場。例如,1974年創業的基恩斯(Keyence),以工廠自動化專業感測器起家,對汽車、半導體等國內外多種產業的企業,提供適合該工廠的商品。這種獨特的商業模式帶動企業成長,30年前在關西排名75名,現在進步到第1名,30年來總市值成長65倍,而且躋身全球150名內。

日本人工智慧(AI)和機器人等先進科技實力堅強,另外醫療和照護產業也值得期待。觀察2018年度(2018年4月到2019年3月)日本總市值增加的企業排名可以看出,第1名軟體銀行控股公司市值增加了3兆日圓以上,主因是它的基金投資前景看好的領域,同時也大買自家股票。

▲平成這30年來,日本股價下跌了26%。(圖/陳俊松攝)

失落中看見機會 新創科技、生技醫療受期待

更值得注意的是,前10名中,收購愛爾蘭製藥大廠希爾(Shire)公司的武田藥品名列第2。基於對新藥的期待,知名藥廠中外製藥和第13共都在5名內,塩野義製藥和大日本住友製藥也在20名內,13名的富士軟片更早就轉型,發展生技和再生醫療不遺餘力。

至於2018年度市值減少的企業,NTT、KDDI和NTT DoCoMo等電信業者都榜上有名,因為業者必須投資5G網路,加上費率受到政府施壓調降等因素,高獲利的保證恐怕不再。此外,豐田和本田等汽車業者也要面對電動車新勢力崛起、共享汽車漸成趨勢等需求的改變。

回首近代日本150年歷史,明治時代(1868至1912年),躋身列強;大正時期(1912至1926年),大眾文化萌芽;昭和時代(1926至1989年)經歷了戰敗和復興;而平成則被定義為「失落的30年」。安倍晉三在平成末期努力打破困局,20國高峰會今年6月將在日本舉行,明年要舉行東京奧運,都是日本重新展現實力,為令和時代開創好局的最佳機會。

本圖/文由「財訊」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平成失落30年 日企缺席全球2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