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丁彥伶

大家都聽過「人不理財、財不理你」,著作過多本理財專書的理財專家吳佳晉提醒,到老還是「月光族、窮忙族」,八成以上從小沒有使用零用錢的經驗,提醒農曆新年到,今年趕快把孩子的壓歲錢收好,等年後開工,就帶孩子到銀行或郵局把錢存起來,建立孩子金錢管理的概念。

錢放撲滿只有零錢、存在銀行才能生利息

筆者的第一筆存款,也是在國小二年級時跟多位長輩拜年,居然收到快兩萬元的紅包。以往爸媽老是說「媽媽幫你存起來」,那一年媽媽帶我到郵局開戶,雖然當不成理財專家,但也從未入不敷出。吳佳晉說,壓歲錢一次往往很大筆,讓孩子把壓歲錢存起來是最好的理財起始點,也是最基本的理財行為,因為「存撲滿只有零錢,放在銀行郵局還會有利息」,養成孩子存錢的觀念。

教孩子規畫金錢支配:平常要給零用錢

「理財觀念是平常就要教」,吳佳晉說,遇過許多求助指導理財的朋友們,八成都是從小沒有零用錢,隨時要用錢只就跟爸媽伸手的,因為從沒有規畫金錢的概念,成年後常常花錢沒概念,很容易透支,所以她建議爸媽,理財的第一步,平常就應該要給孩子零用錢。

很多家長不給零用錢,可能是礙於萬物齊漲,雙薪家庭沒有太多餘裕給孩子零用錢,但她認為零用錢多少不是重點,而是要讓孩子有規畫零用錢如何使用的概念,如果他想要的玩具是他存了幾個星期零用錢才買到的,孩子就不易浪費金錢,懂得錢要花在刀口上,買自己最需要的東西。

存錢,親子理財,理財

爸媽以身作責理財示範

理財養成的第二步,爸爸媽媽要以身作責,吳佳晉說,現在手機上有很多理財軟體,建議爸媽平常記帳規畫金錢的時候,讓孩子們一起看,尤其是近年來各種電子支付新工具出現,用手機、悠遊卡等一刷,錢就刷不見了,沒有教他們觀念,孩子們未來會更無法掌控金錢運用和規畫,所以一定要把理財概念溶入生活中,潛移默化。

她說,她不愛逛街買東西,錢都花在帶孩子旅遊、出國體驗生活和花錢提升健康上,孩子們因為所有的活動都是上山、下海,也不愛亂買東西,多的錢都存起來買基金,而她一位朋友很愛逛街,孩子跟著一起血拼習慣,到現在跟媽媽一樣愛花錢。

讓孩子付錢買東西,有使用金錢的概念

理財養成第三步,要讓孩子有使用金錢的概念,吳佳晉建議爸媽可以讓孩子拿真實的金錢到商店付錢購買商品,孩子可以體會買了東西,錢剩下多少的感受,另外,大筆壓歲錢等獎金教他們存起來,但是零用錢要放手,給他們自己管理規畫的機會,才能從錯誤中學習理財。

她以自己的女兒為例,過去學校園遊會都會有一百元券讓孩子們購買想要的東西,她也答應讓女兒全權規畫金錢,結果發現她把錢都拿來買沒用、二手的絨毛娃娃,吳佳晉本來很生氣想罵她,但後來發現,如果責罵就打破她說「女兒可以全權規畫金錢」的承諾,所以她就不說話,等到女兒連續第二年買了沒用的二手絨毛娃娃後,自己發現娃娃買回來沒多久就丟掉了,就學會把錢花在買更重要的東西上。

吳佳晉說,她本身也是從小就會存錢理財,郵局存簿是她的小寶庫,怎麼進、怎麼出,她分分毫毫都拿捏得很好。十八歲考上駕照,跟媽媽說要買機車代步,媽媽說沒錢,要買就自己花錢買,所以她十八歲就可以拿出四萬多元幫自己買機車。大學的時候想從宿舍搬出來比較自由,媽媽也是說「住外面很花錢,要自己拿錢出來」,她從存的零用錢中,就可以每個月拿五千元出來付房租了。

教孩子理財要趁早

理財養成的第四步,理財要有時間概念。吳佳晉說,他們從孩子小一就幫女兒兒子把壓歲錢和大筆獎金存到銀行,幫他們做基金規畫,每年幫孩子選一到兩支基金,因為是定期定額按月扣繳,一次扣三千元,一年需要的金額是三萬六。

因為孩子距離運用大筆資金的時間還久,所以風險承受能力比較大,所以他們選擇的是全球型的、新興國家等基金,雖然風險高一點,基金有賺有賠,但是平均績效每年落在六%到八%左右,他的孩子今年都十幾歲,女兒國三已經累積六十多萬金額,弟弟國一也有五十多萬,等到四年和六年後,孩子要出國深造,自己就有能力拿出第一筆經費。

但這是他們從國小開始存、理財,到大學畢業用十五六年的時間存到百萬元,如果孩子是國中才存、高中、大學才存,只剩十年、七年或四年的時間是否能存到出國所需的一百萬?吳佳晉提醒,爸媽教孩子存錢理財一定要趁早。

本圖/文由「媽媽經」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孩子把壓歲錢存起來,建立子女金錢管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