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靖萱
5月31日,備轉容量只剩1.64%,創歷史新低,供電風險浮上台面,台灣史上用電前10高的天數,有8天都發生在今年,台灣的電力有如走在鋼索上,新政府上任,即拋出明年將有缺電危機,究竟台灣供電這道數學題怎麼算?
這個夏天,熱到讓新政府有些招架不住。六月初,行政院長林全即提出在安全前提下,希望重啟核一一號機。一拋出這想法,也引來出版人郝明義公開呼籲林全籌組公民調查團隊,進而「開放台電」,想解開台灣缺電之謎。一時間,究竟台灣缺不缺電,又成了話題。
自經濟部次長位子退休,上任台電董事長四年,黃重球面對的是核四、電價到現在的電業自由化議題,每個議題的討論,都被濃濃的政治味攪得只剩下「相信或不相信」的選擇。
黃重球究竟如何看待台灣的電力問題?以下是專訪摘要:
危機救援 新措施緊急上場
問:這次「開放台電」的風波,是從林全院長考慮重啟核一的一號機開始,到底政府看到什麼關鍵數字?
答:今年五月三十一日,我們的備轉容量只剩1.64%,這是歷史上的新低,一來,五月底剛好落在所有機組大修要收尾的階段;二來,過去沒有五月底就這樣熱過。
剛好新的林口一號機在五月二十九日完成96小時測試,就趕緊調度中午時段發電,現在機組還在做720小時測試。當天還靠兩項今年才做的新措施度過,一項是五月二十九日經濟部才剛通過汽電共生增購辦法,才能立即補上20萬千瓦;另一項是做了「需量競價」,就是企業在尖峰用電時段減少用電調度,我們就花錢向他買回電力,價錢合意的就得標。這天,兩個新措施都用上了。
問:大家都在討論數字的真實性?
答:很確定的是,十多年前開始,我們每年從六月一日開始到九月三十日這段用電高峰時間,是不做大修的,除非真的有故障。
我們今年有幾部機組在五月底到六月初做最後大修收尾,例如去年興達一部機組在大修時發現葉片龜裂,請國外重做要一年,所以在過去這一年多時間裡,那部機組的發電量控制在八五%,這部機組修到六月七日才結束,不是故意排在六月修,這些東西很難一個個說清楚。因為有延到六月,所以外界就認為我們刻意在用電尖峰時排休,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問:台灣未來究竟缺不缺電,該怎麼判斷?
答:大家覺得我們說缺電,可能是為了讓核電廠啟動。事實上,電力涉及了對未來的預估,如經濟景氣、氣溫,對未來的任何預測都只是計算概率和風險。台電有供電義務,台電的文化是絕不允許缺電,因為像九二一地震時,台電的主管就被彈劾過,而且能源局也經常要求「供電出了問題,台電要負責」。
今天你問台電任何人,一定都不假思索說,缺電會造成國家社會很大的動盪,這是以前大家有的共識,這個共識變成台電的文化之一。我那天去台東看颱風後的搶修,一個領班跟我說,他星期一晚上做到十二點,因為要做到這一整個線路通了才可以,台電同仁的思維是這樣的。
所以想想看,當你是負有責任的公司,你會不會在做未來規畫時,採取更保守的作法?
我二○一二年來台電,那年沒有一天低於10%的,那時候調度運轉就讓大家比較放心。但是我們最近每天的備轉容量率,都只有四、五%,台電歷史上前十名的用電負載,有八天都發生在今年。我們會強調供電的風險問題,都希望非不得已,不要走在這條鋼索上,而不是要掉下去時再想,那時就已經來不及了啊!
現在又碰到更大的問題是二氧化碳與汙染排放,二氧化碳排放會受國際制裁,汙染排放則是屬於地方政府,影響整個區域。除非我們的機組有更新,可以把效率提高,讓二氧化碳的平均排放量降低,把地區的空汙改善到很好,這技術上可以做到。否則地方會因空汙而抗爭,要求降載,台中最近就這樣,或雲林要禁燒生煤,就加重未來的發電風險。
瞬間需求 拿什麼電來補上
台電的調度中心調度全國各電廠電力,以現在用電緊張情況,是不可能有電可藏的。但在台電以外還有汽電共生,本來簽約的廠有保證額度要輸送給台電,但也有部分未給台電,今年增購後這部分確實有餘裕,但是否還有其他電力可以供應,就要看能源局,這些不在台電的系統裡。
問:這就牽涉到所有數據的預估,包括對於未來電力的預估?
答:未來用電的預估,第一是根據經濟成長率,第二是看產業轉移和成長,最後才會到用電成長。但是,不管是十年還是更遠的未來規畫,有誰能算出正確的經濟成長率?
其次,誰能告訴我未來的氣候變化?今年負載這麼高,微幅增加出來的都是因為冷氣,因為工業界的用電在尖峰時,很多大用戶都已經停工停爐。
另外是供電,現在能源局政策是天然氣發電極大化,這有國家安全的問題,天然氣從購買到儲氣、輸氣,有很多環節都要加強。
供電來源還有再生能源。現在大家比較少談的是併網問題,以前電網是跟著負載,哪裡需要用電,電網就怎麼走,未來大規模的太陽能發電需要到偏僻的地方,但那些地方本來是不用電的,線路就不足。而太陽光電是低壓的,不是高壓能送到遠的地方去;低壓電力送上來,附近若沒有地方可用,能源效率也有問題。
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別的國家已經碰到,就是當一瞬間或傍晚太陽光很快停止發電時,火力發電就要快速拉上來。德國或西班牙,現今綠電很多,但現階段還是得準備火力等發電來應付這瞬間的需求;而我們現在的設計,長期努力的方向是拿綠電取代核電或部分火力發電,但短期的電力就很緊張了,當太陽能一瞬間沒有時,拿什麼電來補上?
節電和發展綠電,台電都要全力去做,包括我們的資源分配要朝向再生能源,也要設計其他方式,合理接受太陽能、風力發電的併網。
理性的討論就是這樣,如果這件事落到相不相信,那最後結果就是這樣子。
電業自由化 是缺電解藥?
問:新政府力拚在下個會期通過《電業法》,能解決缺電或再生能源發展的問題嗎?
答:電業自由化的概念不像電信業的情境,不是說開放後,有另一家台電出來;未來自由化後,可能會只有發電的或售電的公司出來,中間還有調度的問題要解決。
這也有公平問題,像離島,例如金門電力成本一度要8、9元,可是卻以2、3元在賣,因為差額是所有人在分攤。如果今天這裡割了一個客戶出去、那裡割了一個客戶出去,我的客戶變少,總不能還都由台電負擔吧?所以以後民營電廠也是得負擔外部很多成本。
當台電是獨占的國營事業時,是沒有效率的,切開之後應會有效率,就有人曾提醒,「切開後會增加很多交易成本」,那誰來處理交易成本?或者誰來穩定供電?討論和研究要更周延,才能把這些吵吵鬧鬧的事情處理好。
有人說有很多力量在阻擋電業自由化,問題不是誰在擋,而是因為太複雜,要用什麼形式在台灣推電業自由化?
自由化的過程中,有很多是我們想不到的事。說了大家不信,但調度規則是有幾千條的,我們現在有內部習慣的調度規則,可是以後調度規則要公開給所有業者知道。我只能說開放之後,大家要審慎一點,這不是政治或保護台電利益的問題。
本圖/文由「財訊」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專訪台電黃重球:別讓所有問題,都變成「相信或不相信」 那一天全台電力危機 台電關鍵數據大公開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