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梁瓈月】

最近發生高學歷的情殺事件,不但引起社會震驚,也讓許多教育人士感嘆:高IQ的學生並不代表具備高EQ。同時教育人士也反思:台灣的教育出了甚麼問題,為什麼高等教育的學生學不會分手的藝術?

(影像來源:Pixabay-condesign)

這幾年台灣除了推廣九年一貫教育政策之外,也積極改善學校教學品質,不但辦理各種評鑑,希望透過提教育的質,進而提升學生的質。照理說,按照這樣的模式,學生的素質應該會更高,各方面的發展應該會更均衡才對,可是反應在現實生活中的,卻是各種亂象。

隨著大學錄取率越來越高,越來越多人覺得大學學歷不值錢,轉而追求更高的學歷,所以導致博碩士滿街跑,卻找不到合適工作。雖然希望降低學生壓力,但是學生卻發現壓力比以前更大。雖然學校希望教育出來的是高IQ和高EQ均衡發展,卻常發現學生的品格道德處在邊緣,常會有不如預期的認知觀念產生,其中最讓人頭痛的就是學不會「分手的藝術」,甚至會因為感情糾紛,殺害自己身邊的同學、學長姐甚至是好朋友。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發言人林萃芬指出,有些人將愛情看得比甚麼都重要,不惜付出一切也要挽留愛情。但友誼多半強調互相幫助、彼此作伴,以及忠誠相挺,所以當對愛情執著及分手壓力凌駕在友情、甚至親情之上時,發生情殺悲劇的可能性就很高。

林萃芬也提醒,當人生勝利組遇到感情挫折時,需要學習尊重對方的決定,延緩自我衝動的情緒,並且提升挫折容忍度,才能在愛情中學習成長。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修慧蘭指出,許多在面對類似「分手或情傷」後會有較嚴重情緒與行為反應的當事人,分手對他們言常不只是失去一位戀人,而是失去「自我價值」,覺得自己輸了,這時自我調適就非常重要。
高雄師大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所長,也是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徐西森教授表示,每個人都有他的優勢強項,也有自己的生活價值觀與情感選擇權,彼此的學習有助於成長;尊重所愛的人情感選擇的結果,尤其是當他選擇別人時,仍然能夠表現豁達與祝福的態度,才是一種成熟的表現。

徐西森教授進一步指出,談判分手或處理情感問題時,盡量選擇在公開場合並有適當的人陪伴,如好友、師長或學長姐等,談判前至少要先告知重要他人;千萬不可深夜時分雙方獨處一室或飲酒壯膽,如此皆可能造成溝通無方、談判失控;更重要的是,尋求心理諮商或感情輔導。週遭的人,宜多加留意、陪伴、開導、轉移其注意力並視情況尋求諮商專業介入,化解當事人的不甘心或不死心。

現代人必須要有「真心換絕情」和「戀愛未必有結果」的心理準備,如果能學會「愛己才能愛人」和「持續管理情緒」的知識能力,以及「過程重於結果」和「失戀不是失敗」的心理認知,生命才會在遇到感情問題時平安度過。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延伸閱讀:
要不要送孩子出國念書?
遵守不遲到這件小事 就可以改變人生
“頭胎”不易做
老師,請推薦書單…..
如何教養3C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