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維婷 採訪諮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科部專任主治醫師蘇一宇.臺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陳萬德(依內文出現順序排列)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定會碰上發燒,如何照護發燒的孩子,一直為父母所關心。不少人認為,發燒是生了嚴重的病,其實充滿了誤解。因此,認識發燒、了解引起發燒的背後原因,不僅可以減少家長的憂慮,也能在最快的時間做正確的處理。
首先,父母應建立發燒是「是一種徵象,而不是一種病」的觀念,後續掌握好孩子的每個症狀,才能給予正確處置,爸媽才能放下莫名的擔心。
認識發燒的意義
孩子出生之後,無不受到家長細心的呵護照顧,但是置身在充滿病毒、細菌的環境,孩子不免受到外在病毒的入侵而引發生病,這時,身體會透過發燒來發出警報。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科部專任主治醫師蘇一宇表示,人的中心體溫可以靠身體內的機制,來維持溫度的恆定,不管是成年人或是孩子,體溫皆維持在37°C左右,如果因為常見的病毒感染或是發炎,導致體溫中樞上升至38°C、39°C,就定義為發燒。
一般孩子的體溫會比成年人再高一些,如果穿太多、天氣太熱、環境溫度高、洗完熱水澡,有時的體溫也會超過38°C,建議調整室內溫度、減少衣物或被蓋,讓孩子稍加休息後,再量一次體溫,若因此降溫,就只是「體溫過高」而已。
新生兒發燒.怎麼量測?
蘇一宇醫師表示,量測新生兒的體溫仍使用肛溫,因為最接近核心溫度。假如在家中發現孩子體溫偏高,先試著去除衣物,保持室內通風,大約等待30分鐘或1小時,再行量測,如果體溫仍然偏高,應儘速就醫。
他提醒,去除衣物後再量一次,是判斷孩子是否發燒的簡單方式,但每個家庭的照顧方式、環境皆不一樣,很難給出一樣的建議,若孩子體溫偏高,且合併精神活力不佳的表現,絕大部分就是發燒,需就醫診治。
引起發燒的真正原因
面對孩子發燒,父母先別慌!了解引起發燒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有助減少內心的慌亂。
一般來說,寶寶出生以後,身體還保有媽媽的抗體,加上長期待在家中,少了面對室外人多、病毒多的風險,因此,不滿6個月的寶寶,發燒的機率通常不會太高。不過,2歲過後的孩子,開始上學、在室外的時間增加,有更多機會接觸病毒細菌,感冒發燒的機率也隨之上升。
引起發燒的主因,可以分成「感染性」與「非感染性」,臺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陳萬德表示,孩子的免疫系統比較差,有時較輕微的感染也容易造成發燒。發燒有80~90%是因為感染性所造成,非感染性的只佔10~20%左右而已。而感染性又可以細分成病毒類及細菌類,高達90%多屬於病毒引起、10%則是細菌所造成。
※原文刊載於2022年02月號《媽媽寶寶》420期。
※原文連結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2375
※延伸閱讀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