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圖/文:第五德嘉

恐怖小說家史蒂芬.金(Stephen King)在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的2006年,寫了一本小說《手機(Cell)》,在2016年拍成電影《科技浩劫(Cell)》,故事內容是有位網路駭客利用他發明的另類音頻,使所有正在使用手機的人類,被召喚出原始的攻擊衝動,而造成一連串難以理解的災難。

數位影音可以擊倒人類

雖然這只是恐怖小說,但是在現代心理學研究人類「同時進化與同時退化」的雙向過程中,這並不是一個可以忽視的問題,例如著名的「3D龍事件」:日本卡通《神奇寶貝》第38集在1997年12月16日下午6時51分34秒時,動畫裡電腦控制的疫苗發射導彈,卻被皮卡丘用10萬伏特電擊引爆時,畫面中那過度刺激的頻繁紅藍交替閃光,就造成了大量民眾不適,甚至有150名孩童被當場擊倒送醫救治。

在電腦高速發展之下,隨著運算速度高速增強,大量電腦遊戲與網路社群崛起,進而產生另一波的人類進化,所以可以看到許多人被社群軟體綁架,幾小時、幾分鐘就想要放出一個動態,無時無刻都在低頭在看手機,或是花上所有時間進入遊戲世界,直到體力不支才去睡覺休息,不然就是從遊戲裡突然回到現實世界殺人,更明顯的是《精靈寶可夢GO(Pokémon GO)》在全球推出之後,造成的類殭屍狀態。

心靈控制者+心靈雕刻師+人工AI

人類世界從古至今,從讀心術領域發展出了兩大天生好手,一個是心靈控制者(The Mind Controller),他可以隨意控制與左右人類的心靈;一個是心靈雕刻師(The Mind Sculptor),他可以用某些不著痕跡的潛意識手法來改變他人的記憶、想法、意志……。

在人工AI出現之後,程式可以撰寫,影像可以編輯,心靈控制者與心靈雕刻師他們就受雇於各種產業,並進入商業環境裡控制與雕刻人心了。

譬如專家指出,在「Electronic Dance Music(EDM)」領域的著名舞曲,由Calvin Harris演唱的《Summer》,當音樂MV到61秒時,旋律能攫取人心,讓聽眾瞬間融入其中。

科技也為了成交衝流量,當觀看者在面對廣告畫面顏色時,分析師會用A/B測試,來確定不同圖片中,哪個最能吸引客戶的點擊率,進而被黏著在網站上。

所以,新興行業出現專門分析改變顏色亮度、飽和度、色溫、某個顏色的偏差值……的專業人員,或是變更圖片在網站上某些特定位置,測試是否能對顧客更有影響力,而這些工程師最後確定能有效控制人類的目光,並影響成交率,也證明了人性是非常容易催眠與操弄的。

好戰、幼稚、衝動的e-人格

史丹佛大學精神科醫師埃利亞斯.阿布賈烏德(Elias Aboujaoude,MD)提到網路上「虛擬主義」與「e-人格」,他形容「人類橫跨在內心數位鴻溝兩端」、「融合、搞混e-人格與真實人格、虛擬人生與真實人生、雲端運算與腳踏實地的互動與作業。」

他認為虛擬世界不只是讓人類變得好戰、幼稚、衝動,更喚回「真實衝動」,也就是十七世紀英國研究哲學的專家湯瑪士.霍布斯(Thomas Hobbes)提出「自然狀態」:
(1)我們會毫不留情地互相競爭,保衛我們的需求、獲取物質利益。

(2)我們會因為恐懼互相挑釁與衝突。

(3)我們會追求名譽(或「榮耀」),為了名譽本身或為了追求它的威嚇效應—這樣別人挑釁我們之前會三思。

以上內容摘自《人格,無法離線:網路人格如何入侵你的真實人生?(Virtually You: The Dangerous Powers of the E-Personality)》,埃利亞斯.阿布賈烏德(Elias Aboujaoude,MD)著,財信出版,P301~303

末日Z戰?

所以,只要一群高手團或是一個孤狼駭客,設計出一個情緒攻擊型的影音檔放上網路,就能在那一刻衝擊人心,其實這些攻勢,現在已經由流量駭客(Growth Hacker)設計,並出現在在商業模式之中了。

如果是惡意的攻勢,只要選擇流量駭客目前用A/B測試,在演算法中找出的「線上自我」最高瀏覽量的時段:「晚上10:50~11:00」,並配合上廣告費加強分享擴大,就能在某個程度上將觀看者瞬間改變意識,這就是「大量人格異變」攻擊,可能提昇仇恨與憤怒的潛意識召喚。

幸好各國政府與軍情單位已經開始正視這個問題,打造危機處理小組,面對這個簡直是莫名其妙的未來,有關如此趨勢,我的建議是:
1.身邊人類出現怪異的行為時,儘快走避。

2.多看國際新聞,多知道其他區域發生的特殊事件,避免被新聞窄化,也可以平衡觀點。

3.家中儲備足夠的食物、水、衛生紙與小額外幣,以「備而不用亦無妨」的心態來照顧家人。

4.與家人約法三章,除了第一時間若能回家躲避之外,還有緊急集合點A與備用集合點B,至少還有機會找到彼此,互相照應。

總之,e世代裡,不少人的性格正在加速異變中,我們不儘要了解其中的可能性,也要提早學習應變措施預防「大量人格異變」。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