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艾利克

每年世界大學排名一公布,總會有來自各界不同的聲音,而大家會去注意的學校,主要還是以台灣最前段那幾間大學為主,只要世界排名一退步,便會招致不少批評,從學生程度到辦學品質,甚至是從政治的角度來批評,但世界大學排名,真的該全盤接受嗎?

以台灣人最常參考的《QS世界大學排名》來看,台灣只有台灣大學進入世界百大,其餘學校皆在世界200名外。QS排名的評分指標,主要以學術聲譽、師生比、教職員論文引用數、雇主評價、國際學生比例及國際教職員工比等幾大項為評分指標,而學術聲譽與雇主評價的權重,占比高達了50%。

學術聲譽與雇主的評價固然重要,但主要的問題是出在調查方法。學術聲譽調查的問卷中,問卷發放的對象許多來自歐美國家,很多填問卷的人甚至不了解亞洲的大學,弄錯大學名稱的情況過去也曾發生過,加上問卷回收的比率也偏低。另外,填寫問卷的人員有時會與其他學校相互拉抬,使聲譽分數提高,這樣的分數是否具有參考價值,實際上也是令人懷疑的。

而雇主評價的部分,也未具體提到是給哪一類型的雇主填寫。舉例來說,將問卷發給只有幾位員工的新創小事業的雇主,與發給美國科技巨頭的雇主,哪個的雇主意見更有參考性,想必是相當明顯。而師生比與國際學生比,也未必與一所學校的辦學品質正相關。

ADDY6913
圖片取自:(wikipedia

亞洲學生比較看重的入學門檻,也未必與排名相關,之前認識一位中國同學,申請學校時拿到墨爾本大學的錄取(QS世界排名14),但申請美國學校時卻只拿到美國U.S. News排名100以外(QS世界排名500以後)的大學,也可得知學校世界排名不等同於學生真實能力與申請難度。

另外,QS屬於商業機構,過去也曾有人調侃「排名是門好生意」,實際上也真的有顧問服務,只要支付顧問費,便有專門人員指導學校該如何技術性的提高指標分數,進而提升學校的世界排名。

既然了解了世界排名運作方式,那麼為何國內大學仍熱衷於衝高排名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增加國際能見度,有著好的排名,自然容易在國際上被注意到,增進與國際接軌的機會。例如從簽訂姐妹校、雙聯學位到學術論文合作,國際也是現實的,如果連排名都不高,其他國家學校是連談都不願意談的,此外,也與爭取政府經費相關。

既然排名未必符合學生選校依據,學生出國進修時該如何選擇學校呢?除了單看世界排名以外,最客觀的還是直接參考該國對當地學校的排名。選擇到美國進修,未來也期望能找到當地的工作,U.S. News美國大學排名便是重要的指標,美國許多雇主也會參考其排名。

世界大學排名未必客觀與適合所有人,要用甚麼樣的態度看待,取決於不同目的跟考量的人,最重要的還是盡量避免用排名這種單一價值,來對一間學校的好壞下論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