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陽光能消炎、抗菌、治皮膚病、防骨鬆,擊退憂鬱症,好處多到數不完,但真有這麼好?不過是上一個世紀末的論點,不少醫學報告卻是不斷宣導過度曝曬陽光的壞處,例如:會傷害皮膚,出現曬黑、長斑、老化現象,這是愛美女人的天敵,希望民眾做好防曬,與陽光保持距離,甚至提出警告,陽光是提高皮膚癌、白內障的禍首等,不斷鼓吹民眾避免日曬,於是出現一群「恐懼陽光症者」,外出時全身包緊緊,撐傘、戴帽、穿長袖、戴副遮陽鏡,唯恐避之不及,成為標準「見光死一族」。

woman-591576__340

小標:多曬太陽  擊退疾病

到了二十一世紀初始,諸多研究證據揭露曬太陽的好處,曾被視為妖魔化的陽光突然來個大逆轉,日曬不但沒有害處,而且有益身心健康,使得不少醫師及推廣健康的專家開始改變觀念,不少全球皮膚、癌症、糖尿病、憂鬱症、骨質疏鬆等相關組織,紛紛提出呼籲,為了維持健康,必須適度曝曬陽光,而非閃避陽光,拒絕與陽光共舞。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始終推崇將太陽光線視為良藥,鼓勵大家日光浴,而且提出「要筋骨強健,一定要曬太陽,而且必須在春夏秋冬四季接受太陽直射」觀點,看來曬太陽論述絕對禁得起考,不會因過去偏頗研究而消退。

小標:陽光維生素D  健康大翻轉

曬太陽最大的效果是會產生維生素D,這是一種歸為維生素類別,實際上卻是荷爾蒙的營養素,嚴格說來是「「類固醇荷爾蒙」,透過類固醇受體的全身性作用,包括骨骼,心臟、大腦、肝臟、腎臟、肺臟、胃、腸等各個部位的運作,維生素D都必須參與,一旦缺乏,不只造成一般人熟悉的骨質疏鬆症,也會誘發疲勞、肌無力、癌症、心血管疾病、憂鬱症、失眠等病症的發生,當身心出現這類健康異常狀況時,要翻轉健康,效果最大的作法之一就是曬太陽,當身體獲得充足的維生D,就會啟動及發揮一連串的運作機制,從而讓身體恢復到健康到位的狀態。

小標:3大注意事項  聰明吸收維生素D

諸多研究已經證實曬太陽有益身心健康,一般人始終存有陽光超狠毒,會變黑、變老的印象,也是多數人懼怕親近陽光的原因之一,如何讓曬太陽這件事變得既安全,又可以讓自己變健康,有活力?以下有3大注意事項,個人可以依據習慣做調整,就可以從陽光中得到滿滿的維生素D,提升自我抵抗力,維持身體健康。

注意1:多接觸UVB,少曬UVA

陽光要產生維生素D,需靠紫外線,依照波長來分,有長波UVA、中波UVB、短波UVC,UVA、UVB因穿透力強,會穿過臭氧層到地球,過度暴露,會對皮膚產生傷害,但因親近UVB會產生維生素D,接觸UVB才有助身體健康。

注意2:中午時分日光浴,效果最好

不是任何時間都會有UVB的照射,一定要挑對UVB到達地球的最佳時間。記住!天氣放晴有陽光時,才會出現UVB紫外線。最重要的是,不是太陽一升起,就會有UVB,而是等到太陽升過地平線,光影傾斜超過45度角以上曬,上午10點到下午3點是日照較強時段,中午時分UVB的強度最高,到了下午三點以後,紫外線照射地球系數減弱,UVB會被大氣層吸收或折射掉,此時只剩下UVA,如果你是在下午三點半以後才開始曬太陽,曬到的陽光不會是有助維生素D的UVB,反而是會對皮膚造成傷害的UVA。

注意3:曬十五分鐘,就能補充足夠  

一般來說,有陽光露臉的晴天,上午十點至下午三點,在未塗抹防曬品情況下,裸露臉部、手臂及手掌暴曬十到十五分鐘,就可以補充足量維他命D,別以為曬三十分鐘會轉換成高濃度維生素D,事實是超過十五分鐘,強光會破壞維生素D濃度,多曬無益。不過陽光及空氣品質變化萬千,仍需視地區緯度及當時空氣品質調整,如果陽光不會很強,多曬五分鐘也無妨。緯度較高的地區,冬天裸露臉部曬太陽,可能需要日曬2小時以上,才能補充到足量的維生素D。

參考資料:

1.文/宇都宮光明;譯/林雅惠:人類繁盛全要靠太陽。講義雜誌,2018-04-09 08:50。

2.蒲孝如: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罹癌風險低。IROS風向新聞,2018-05-14。

3.潘懷宗:研究證實:體內較高濃度維生素D,大幅降低大腸癌風險,2018/7/25 健康遠見。       

4.周怡姿、陳怡伶:曬太陽就能補充「維生素D」?還要在對的時間用對的方法才有效!泛科學2018/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