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梅香四溢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塔爾寺酥油花綻放的時節,屆時皓月升空,華燈初放,塔爾寺便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元宵酥油燈會,人們做花、賞花、祈求吉祥平安,幾百年來從未中止。
酥油花是一種用酥油(黃油)塑形像物的特殊技藝,為“塔爾寺三絕”(酥油花、壁畫、堆繡)之一。其雖名曰“花”,但題材多樣,內容豐富,主要以神佛祖師、文臣武將、飛禽走獸、花鳥魚蟲、山林樹木、花卉盆景、亭臺樓閣等組成各種故事情節,繁簡得心應手,大佈局的散點透視,局部的焦點透視,又巧妙的利用三度空間的立體感,形成完整的立體畫面。也因其卓越不凡的技藝塔爾寺的酥油花於2006年5月20日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酥油花的歷史淵源
關於酥油花的源起,藏傳佛教有兩個廣為流傳的起源說。一種說法認為酥油花最早產生於西藏苯教,是施食貢品上的小小貼花。按印度傳統的佛教習俗,供奉佛和菩薩的貢品有六色,即花、塗香、聖水、瓦香、果品和佛燈,可寒冬即至花草枯黃,只好用酥油塑花獻佛,由此形成酥油塑花的藝術傳統。
另一種說法稱西元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帶去一尊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並將其供奉於拉薩的大昭寺,吐蕃人民用酥油做成花供奉於佛前,以示崇敬之心,後各藏傳佛教寺院相繼使用,視為禮佛珍品,獻酥油花遂成為正月祈願大法會的重要內容。
酥油花的製作工藝
據青海地方史記載,酥油花的製作,大約始於明代,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西寧府續志》雲:“西寧府所屬各寺院,每年無宵節,皆燃酥油花燈,其中燈最多而花樣最奇者莫若塔爾寺。”幾百年來,塔爾寺每年都要製作酥油花,當新的一年元宵燈節快到來的前幾個月,製作酥油花的藝人便夜以繼日的趕做起酥油花來。
塔爾寺酥油花的製作,有一套完整的機構和科學的程式。寺院設有兩個專門製作酥油花的機構,一個叫“傑宗曾紮”,一個叫“貢茫曾紮”,也就是俗稱的“上花院”和“下花院”。每院有藝僧二十人左右,這些藝僧一般十五六歲入院,終身從藝。
製作酥油花的原料自然以酥油為主,在高原嚴寒的氣候條件下,用許多潔白的酥油,經涼水加工揉練成膏狀,其製作工序可分為五道:第一道定題材,在製作之前,藝僧先要沐浴發願,以一顆虔誠的心,在濃烈的宗教神秘氛圍中進行創作、掌尺(帶班的藝人)和幾位得力助手,共同議定新酥油花的題材;第二道紮骨架,即根據所定題材內容精心設計,用草束、麻繩等物紮成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骨架”;第三道制胎,用上一年拆除下來的陳舊酥油摻上細草木灰,做成較韌較硬的黑色胎料,在骨架上捏塑成形,方法近似泥塑。第四道敷面,即將各色礦物顏料揉進膏狀的酥油中,仔細的敷塑在制好的胚胎上,完成各色形象的塑造;最後一道工序是裝盤,對那些需要特別處理的部位描金飾銀,或做些必要的點綴和暈染後,按總構圖要求用鐵絲將它們一一安裝到位,固定在幾塊大木板上,佈局成整幅的塑造畫板,俗稱“酥油花架”。一座花架一般由幾十個或上百個人物組成故事。所以,這種酥油花藝術製品的製作,亦是一種艱辛的集體藝術創作過程。
筆者小叮嚀
【門票】40元/人,現役軍人、殘疾軍人、軍隊離退休幹部、1.2m以下兒童、藏族人免費;學生、老年人、殘疾人半價;
【地址】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金塔路56號
【開放時間】夏季8:00 ~18:00 冬季8:30 ~17:30
【交通方式】
- 大十字乘坐23路公交至管理站下車,票價1元,然後搭乘塔爾寺專線公交3元,到塔爾寺終點下車
- 從管理站直接搭乘前往塔爾寺的私家車,每人10元
延伸閱讀: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