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婦產部張廷彰教授提醒,即便是晚期或復發的卵巢癌,標靶治療還是有機會帶來燦爛的明天。

57歲林姓婦人(化名),15年前年因左側鼠蹊部腫脹,原以為是腹股溝疝氣,開刀時醫師就發現有腹水及腸子表面上白色不正常的顆粒。化驗發現疑似來自於卵巢或子宮的癌症。病人來到門診,張醫師診斷為第4期卵巢癌,採取術前化療,待腫瘤縮小後才進行手術,術後也繼續化療,疾病達到完全緩解。治療滿六年後於肝臟及右側大腸處復發,接受手術後再次化療,一年後又因復發,再接受手術及化療。2015年底因右肺積水,廣泛肝轉移及腹水住院,對化療已無反應。其後因腫瘤基因定序發現為BRCA1病理性突變,獲得口服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恩慈治療,多處病灶明顯變小,生活品質也獲得改善。

卵巢癌初期難察覺且易復發

張廷彰教授表示,大部分卵巢癌的原發部位並不在卵巢,例如在西方國家約佔7成,台灣約4成的漿液性卵巢癌,其原發點並非卵巢本體,而是輸卵管末端開口處的黏液分泌細胞。另外,卵巢透明細胞癌、卵巢子宮內膜樣癌,則來自於子宮內膜腺體。

卵巢癌的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難以早期發現,張廷彰教授指出,台灣第三期、第四期卵巢癌比例佔所有卵巢癌的48.7%。晚期卵巢癌病人接受第一線化療之後,仍有機會復發。根據林口長庚紀念醫院2009-2016年統計報告顯示,卵巢癌第一期475例中有43人復發,復發比例為9.1%;而第三、四期個案數分別為325例及162例,其復發比例分別為25%與32.7%。一旦復發,就有很高的機會再次復發。第一期卵巢癌的組織形態較常為透明細胞癌、子宮內膜樣癌或黏液細胞癌,高級別漿液性卵巢癌多為第三、四期,這是由於不同組織型態的卵巢癌,發病的分子機轉不同,臨床表現也不同。

卵巢癌患者應進行「維持治療」 降低復發風險

為何第一期治療後還會復發呢?張廷彰教授說明,如果手術能完整將腫瘤取出,預後最好,如術前未考慮到卵巢癌的可能,或因手術困難,腫瘤無法完整取出時,腫瘤在腹腔內破裂,有時腫瘤細胞就像「打開潘朵拉的盒子」,癌細胞四散各處,未來可能再度造成突變引起復發,或使用腹腔鏡檢查時難免會有死角,癌細胞可能隱藏其中未被完全發現。

臨床上卵巢癌的治療目標為「延緩復發時間」,張廷彰教授強調,及早進行維持治療是預防卵巢癌復發的關鍵,尤其是晚期非黏液型卵巢癌,可藉由基因檢測瞭解發病的機轉。如果是BRCA基因突變或癌細胞具有同源修復缺失(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eficiency, HRD)特徵的卵巢癌患者,使用口服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治療,能有效抑制卵巢癌生長。根據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研究1指出,服用PARP抑制劑的HRD陽性患者與服用安慰劑的患者作為對照組,發現使用PARP抑制劑的患者能降低約50%的復發風險,而BRCA基因變異患者則可降低60%的復發風險。前述病人如果晚生幾年,可能有機會在首次治療後接受標靶治療,達到長期緩解的目標。首次治療未接受PARP抑制劑的病人,如果發現治療後復發,可以進行基因檢測,BRCA突變者可以PARP抑制劑進行維持治療以降低再次復發風險。當然,維持治療開始的時間,也要是完整的標準治療後,體力與元氣恢復時就開始,才有好的療效。

張廷彰教授說明,口服標靶PARP抑制劑使用上更加方便,且副作用較輕微,但仍可能會出現下腹疼痛、噁心嘔吐、疲倦、失眠、血小板或白血球下降、貧血等副作用,其中「貧血」最為常見1,2,若產生嚴重貧血,療程須先暫停1-2週,接著再逐步恢復劑量,讓身體慢慢調適。

人人可做基因檢測 首要注意這個「前提」

張廷彰教授分享臨床治療個案,曾有位卵巢癌患者檢測出帶有BRCA基因突變,因此也讓兩位女兒進行基因檢測,檢測結果為一位具有變異一位沒有,而具有BRCA基因變異的女兒當時年僅16歲,檢驗結果對她是一個嚴重打擊,甚至讓她一度想放棄求學,認為人生毫無意義。張廷彰教授說明一個重要前提,在進行基因檢測前,民眾須了解帶有基因變異並不代表罹患絕症,倘若為高危險族群或遺傳家族史,可以與專科醫師討論,規劃預防的步驟,美國影星安潔莉娜裘莉便是一個案例。

本圖/文由「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堪稱「最棘手」婦癌 口服標靶藥物可降復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