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候變遷影響加劇,城市需要更多綠地來淨化空氣和降溫,而綠化城市的其中一種方法是建立小公園(parklet)。小公園計畫,是國際上將停車格(parking)改造成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小公園(parklet),這樣的公共空間有各種形狀和大小,可以將社區聚集在一起,並作為城市中寶貴的綠地。
這兩年因為疫情蔓延,戶外的公共空間變得更為重要,小公園也越來越受到各個城市的歡迎。每年 9 月的第三個星期五也都有小公園專屬的節日「Park(ing) Day」,個人或組織團體會將路邊停車位改裝成小公園,享受被汽車奪走的城市公共空間。來看這個有趣的活動是如何興起的。
第一個小公園的誕生
2005 年,位於舊金山的一個藝術與設計工作室「Rebar」團隊夥伴在討論如何利用城市空間來傳達藝術與文化,其中一位夥伴在一個停車位上勾勒出城市公園的想法,並將其命名為 Park(ing)。在經過詳細計畫後,他們於 2005 年 11 月 16 日在舊金山安裝了世界上第一個 Park(ing) 裝置,這個小公園包括草皮、座位和一棵盆栽樹。他們支付了當天的停車費,並在停車期限到時,把小公園拆除。
小公園的照片隨後被上傳到網上,引起了世界各地許多人的關注,人們也開始談論公共空間的使用方式。
不久之後,Rebar 團隊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地人們的訊息,詢問如何創建小公園。於是,他們製作了一本操作手冊教導大家,並鼓勵大家 DIY。之後,小公園開始出現在全球各地,但大部分的小公園都是臨時性的,通常在活動結束後或停車期限到時就會拆除。
次年(2006 年),Rebar 團隊與公共土地信託基金合作發起了 Park(ing) Day,這是一項讓人們從汽車中回收城市空間的活動,每年全球各地都會一同響應,人們在這一天創建自己的臨時性小公園。
市府鼓勵市民打造小公園
Park(ing) Day 越來越受歡迎,就連市府當局也注意到這個趨勢。2009 年,舊金山市長 Gavin Newsom 的綠化部門代表委託 Rebar 團隊和其他幾家設計公司在停車位中創建一個永久性的小公園,第一個官方的小公園就此建立。之後,舊金山市開啟了「小公園計劃」(後改為「街道變公園計畫」Pavement to Parks),鼓勵社區參與公共領域的美化。
透過這項計畫,店主、社區組織和非營利機構可以申請小公園的創建。申請人必須進行宣傳、設計公園、為公園的建設提供資金、進行維護並提供責任保險。而小公園的材料和設計應該是臨時的且易於拆卸,並且申請人必須每年更新公園的許可證。
這代表,路邊小公園的地點由民間而非政府決定,申請人想將停車位變為小公園,須先在地區展開討論,獲當地居民同意。舊金山市規劃署、擔任「街道變公園」主管兼城市設計師 Robin Abad Ocubillo 在接受《香港01》專訪時表示,小公園都是由市民自發申請,不是由上而下規劃,所以他們申請時都已有一定地區支持。而目前在舊金山由市民發起創建的小公園約有 60 個。
小公園計劃重新構想了城市街道的潛力,提供行人便利設施並鼓勵非機動交通,同時支持當地商家並改善公共空間,且有助於增加鄰里互動。現在,不只在舊金山,也有越來越多城市,包括台灣也在 2014 年也首次加入創建小公園的行列,用行動表達對城市空間的想法。
本圖/文由「CitiOrange 公民報橘」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城市樣貌由市民定義!美國舊金山鼓勵市民把停車位變小公園,街道更有吸引力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