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韓悅 編譯
世界上第一個綜合的、基於證據的評估報告顯示,地球上超過75%的土地面積明顯退化,正在威脅著32億人的生活。這些土地要麼變成了沙漠,要麼被污染了,或者森林被砍伐變成農業用地,而這也是造成物種滅絕的主要原因。
如果這一趨勢繼續下去,到2050年,地球上將會有95%的土地面積遭此厄運。報告警告說,到時由於許多地方糧食生產的崩潰,將有可能迫使數億人遷移。
「土地退化、生物多樣性喪失和氣候變化是同一挑戰的三個不同方面:這也是我們過去對待自然環境的選擇所造成的日益增長的嚴重後果。」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的主席Robert Watson先生這樣說。(此項報告就是由IPBES於近期在哥倫比亞的麥德林發佈的。)
根本原因
濕地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在過去300年裡,全球有87%的濕地消失。濕地還在東南亞和非洲的剛果地區繼續遭到破壞,主要是種植油棕造成的。
報告指出,發達國家高消費的生活方式加上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消費的不斷增長,是土地退化的潛在驅動因素。由於世界許多地區的人口持續增長,導致人均消費水準不斷上升,正推動著不可持續的農業擴張、自然資源和礦產開採,以及城市化進程。
「我們已經知道20多年了,但情況只會越來越糟。」一位來自義大利的土壤學家和評估的聯合主席Luca Montanarella這樣講。
即便已經簽署了到2030年實現土地退化零增長的國際協議,大多數國家還是沒有把土地退化列為當務之。「我們需要在生活方式和對自然的影響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Montanarella在接受採訪時說道。
解決方案有很多
對於像亞洲和非洲這樣的發展中地區,在面對土地退化時,不作為的代價至少是採取行動所花成本的三倍,而修復生態的好處則是所花成本的10倍以上。
停止農業、漁業、能源和其它領域的生產補貼,將大大減少對自然的壓力。非洲大約有25%的地方已經從牛羊產業中轉移了出來,僅僅是因為乾燥的氣候導致生產力下降,無法獲取利潤,Robert Scholes,一位南非的生態學家和評估的聯合主席談到。
「這些土地將回歸為野生動物的活動場所,它們更適合這樣的環境」,Scholes說,「同樣的事情也正在澳大利亞發生。」
有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用來扭轉這些趨勢,包括城市規劃、重新種植在地植物、綠色基礎設施開發、污染和封閉土壤的修復(例如瀝青下面的土壤)、廢水的處理以及河道的修復。需要在景觀尺度上對土地進行管理,農業、工業和城市地區的需求可以從整體上加以平衡,Scholes 說。
更好和更開放的關於商品貿易方面的資訊也是很必要的,Scholes補充說。很多富裕國家通過進口大量的食物、資源和產品向海外「轉移」他們對環境的影響。例如,歐盟的食物進口占比為30%-40%。
「通過這份報告,全球專家小組發出了坦率而緊急的警告,並明確提出解決環境損害嚴重的方案。」 Watson說。
PS: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是一個類似於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獨立的政府間機構,其目標是建立科學界和決策者之間的溝通平臺,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的保護。該平臺成立於2012年,目前有127個國家政府成員,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管理。上文中的土地退化評估報告歷時三年完成,來自全球45個國家的100多位科學家參與了這項任務。
延伸閱讀:
Reference :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