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蔡誠報導

小杰(化名)是一名貨車司機,應工作需求不時得開長途車。近來他常為腹痛及貧血問題所苦,至診所反覆做了數次的胃鏡及腸鏡,卻都找不出原因,只好先接受腸躁症治療,然而,症狀並未見好轉,往往開車到一半就因劇烈腹痛得臨時停車,不只生活品質受影響,駕駛安全性也大打折扣。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副教授李柏賢醫師表示,腸躁症為功能性疾病,理論上在妥善調適生活壓力及接受藥物治療後,即可改善症狀。但若患者仍持續出現慢性腹痛、腹瀉、血便、貧血及體重減輕等症狀,且幾經胃鏡、腸鏡檢查無果,即需積極尋求腸胃科醫師協助,安排小腸方面檢查,確認是否有「克隆氏症」的可能。

自體免疫失控攻擊消化道 克隆氏症發炎範圍廣泛

克隆氏症為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一種,主因為患者自體免疫功能失調,反覆攻擊腸胃道導致發炎或潰瘍,尤其好發在20-40歲的年輕族群,若未及時處理,可能造成穿孔或形成瘻管,造成患者生活上極度不便。李柏賢副教授指出,與另一種發炎性腸道疾病「潰瘍性結腸炎」相比,克隆氏症侵犯位置因遍布整個消化道,從嘴巴至肛門都有可能產生跳躍性的發炎情形,難以用手術切除發炎部位,因此,目前臨床上仍以藥物治療為主。

確保治療達標 膠囊內視鏡及小腸鏡協助長期追蹤

而由於克隆氏症屬於慢性自體免疫疾病,「長期追蹤」確保患者達到治療目標相當重要,除確認症狀發作情形、抽血檢驗之外,也需靠內視鏡及影像學檢查,掌握患者體內腸黏膜癒合的情形。李柏賢副教授說,在過去,食道、胃至十二指腸的位置可靠胃鏡檢查;而大腸則可透過大腸鏡,然而,中間長達六公尺的小腸,一直被視為內視鏡的「黑色地帶」。隨著醫療科技不斷發展與進步,小腸鏡與膠囊內視鏡相繼問世,給了醫師強力武器協助患者找出小腸問題。

小腸鏡與膠囊內視鏡各有優缺點,李柏賢副教授指出,進行小腸鏡檢查好處是可同時透過切片取得病理組織,但檢查過程較為不適,通常需全身麻醉,對於年長患者來說風險較高;另外,由於小腸鏡檢查僅能單一方向,不論是從嘴巴還是肛門伸入內視鏡,都很難一次性檢查完整段小腸,需「上、下各做一次」。而膠囊內視鏡是藉由讓患者吞入一大小如魚肝油的膠囊型攝影機,持續拍攝小腸內的情形經無線傳輸到體外,檢查完後只要繳回無線監測器,膠囊內視鏡則無須回收,相對而言更為簡單、舒適及方便。

李柏賢副教授提到,膠囊內視鏡不僅幫助克隆氏症患者追蹤病情,也可作為前置檢查,確認患者病灶位置,在後續進行小腸鏡切片時,給予醫師依據決定要由哪個方向進入患者體內可更快速抵達,「對於許多小腸疾病診斷都有極大助益」。

發炎性腸道疾病盛行率十年增六倍 醫籲民眾提高警覺

發炎性腸道疾病包含克隆氏症及潰瘍性結腸炎,由於國人飲食西化,在這十年間,盛行率提升了六倍以上。李柏賢副教授提醒,民眾若出現腸胃道相關症狀,若經檢查確認非胃部及大腸引起,也有可能為小腸方面的問題。目前在部分小腸疾病的診斷上,健保已有條件給付膠囊內視鏡及小腸鏡檢查,呼籲民眾積極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勿拖延就醫,才能有效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質。

李柏賢副教授提到,膠囊內視鏡不僅幫助克隆氏症患者追蹤病情,也可作為前置檢查,確認患者病灶位置

本圖/文由「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司機「患這病」頻腹痛 穩定治療追蹤找回工作與道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