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梁瓈月】

台灣最近極度關切長照法後續的發展,其實除了從法律層面健全整個照護制度之外,也應該加強宣導並教育銀髮族安排年老的生活,透過妥善規劃的生活將可以延緩各式老人疾病,並且有一個快樂的退休生活。

(影像來源:ESTA 臉書)

美國紐約有一個社區藝術機構Elders Share the Arts (ESTA),專門提供一個藝術交流的場域,讓銀髮族也可以有豐富的社交生活,它結合口述歷史和藝術參與的方法,要把長輩的記憶變成藝術,引導長者透過創作來分享他們的生命史。ESTA 主打的包括生命史藝術、跨世代交流和失智症照護參與。他們認為「每個人都是蘊含所屬傳統文化和人生故事的一顆『文化珍珠』,透過這些人的人生故事片段,可以窺見一個時代的歷史變遷。

(影像來源:ESTA 臉書)

這個機構成立於1979年,由美國第一個老人中心the Hodson Senior Center的歷史戲劇工作坊而來,藉由一群老人到處分享他們的故事和生活經歷,讓這些老年人也有機會可以口述、甚至表演他們懷舊的回憶。1991年,ESTA除了發展表演節目,還跟早期老年癡呆的老人一起工作,這個計劃還在1999年被美國老年人委員會評為「卓越」。2001年還參與基因科恩博士(Dr. Gene Cohen)的「創造力與老化」(Creativity and Aging)研究計劃,科恩博士認為老年人的創造力能發展更大深度和豐富性,同時給予他們淵博的學識和經驗,還可以讓他們看見這些創意的成果。ESTA的創辦人Susan Perlstein就是被這種信念鼓舞,堅信鍛鍊具有創造性的表達能力,能夠對生理和心理健康都帶來助益。這理念支持他們推廣每一個銀髮族的藝術分享。

(影像來源:ESTA 臉書)

台灣的新光人壽慈善基金會已引進這個理念,最近與果陀劇場主辦「活化歷史」方案,用戲劇專業引導老人家們回溯生命中精采難忘的點點滴滴,並帶領他們走進校園和小朋友面對面,分享他們的真實生命故事;藉由互動與溝通,年輕世代重新認識了老的意義與價值,長輩們則再度找回自己的社會定位,並活出充滿高齡智慧的自信與風采。

台灣在安排銀髮族的生活方面起步緩慢,身為「 生活歷史藝術方法」(Living History Arts methodology)的領先者,ESTA透過各種學校、社區中心以藝術演出和各種訓練計劃,已經服務超過3萬名青年、成年人和銀髮族,10年後台灣即將步入高齡化社會,每5個人就有一人超過65歲,如何安排老年後的生活,並擁有一個 的老化歷程是我們應該要加強發展的。

參考資料:
ESTA ELDERS SHARE THE ARTS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