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林旻柔】

台灣設計能量不僅在國際發光發熱,近年來台灣設計師更融合在地元素,與在地傳統產業結合,創造出令人驚喜的亮點。「台灣設計展」前身為「台灣設計博覽會」,2003年起先後在台北、宜蘭、高雄、台南、台中及台東等地展出,「2011台北世界設計大展」獲得廣大的迴響後,該展躍升為國際展覽品牌,2012年更名為「台灣設計展」,每年都將設計融入在地特色;「2015台灣設計展」進入第13年,今年在宜蘭縣中興文化創意園區舉行。

宜蘭線文化局長林秋芳表示,「2015台灣設計展」以「Makers Boom!設計。精造」為主題,扣合宜蘭文創發展核心價值-森林美學、綠色文創,並邀請到台灣、日本、韓國、法國、澳洲、芬蘭等六國設計師協力,一共推出五大展館,總面積2500坪。今年的展覽選定在中興文化創意園區舉行,該區曾經是中興紙廠舊址,如今經過活化,期能作為宜蘭文創產業育成的基地。今年大展主要透過宜蘭的三種傳統在地產業藝術-木、紙、布,來闡述精實的在地設計能量;她說,過去台灣紙鈔大都在宜蘭製造,且宜蘭的木頭產業也曾十分興盛,此外,頭城與礁溪地區則以染織為主,因此以此三大元素作為展覽設計主軸,希望藉由台灣設計展,連結在地產業,加入文創設計,推動傳產的轉型升級。


展覽的最大亮點之一,是占地800坪的主題館及采風館,由VVG好樣集團汪麗琴執行長策劃。主題館利用「前店後廠」的精造氛圍,將宜蘭在地傳統工藝與材料,以設計的創意與思考,轉化出新的可能,並結合工藝與當代設計,回歸到最初的需求,設計出適合現代生活的產品。參展的16組團隊,以設計師的「頂真」精神打造展覽專屬的設計作品與空間,一邊展示作品,另一邊則將設計師的工作室完整呈現出來,讓民眾一覽設計職人精造的技藝與精神,不但形塑現代生活風格,make產品,也make生活!

「采風館-噶瑪蘭。請進」則以「森林美學,童心同心」的思維,展出宜蘭椅、兒童三具(家具、玩具、文具)、繪本,以及宜蘭工藝職人及設計師們的精采創作。其中,宜蘭椅設計大賞是以「兒童椅」為主題的國際設計競賽,本次報名件數超過770件,有來自台灣、日本、大陸、澳門、香港、法國等設計好手前來挑戰。

今年的金獎由任懋珺所設計的「蜂巢趣」奪得,該作品呈現出童趣、多功能並帶來生態省思的概念;作品傳達宜蘭人們秉持對環境的愛護,遵循大自然的法則養蜂,與蜂共處,也反應出過去宜蘭人務農的態度。「蜂巢趣」就如同一個大蜂巢,可以讓孩子坐在上面休憩,平時也可以和小蜜蜂遊戲,享受另一種與蜂共處的樂趣。

銀獎則獎落蘇怡文、張晏維所創作的「擁」。該作品的設計來自蘭陽平原三面環山的概念,因獨特的地形,造就了中央肥沃的沖積平原,也孕育出宜蘭優美的自然風景與人文。座椅中間的部分以綠色軟墊表達土壤所滋潤的綠地,當孩童乘坐其中,如同坐擁美好山林般,也如同山林擁護著孩子一起成長茁壯。

此件作品「纏花凳」,是今年的佳作作品。宜蘭盛行纏花技藝,柔軟的線條因纏繞而呈現堅強的結構,並向乘坐者傳達手感纏繞的溫度花狀的椅面延伸至椅腳,穩固的結構適合兒童使用,座椅下方是玩具的收藏小空間,若隱若現的展現其功能。「纏花凳」可說是保有傳統文化記憶的椅子,也是小朋友親密的活夥伴。

台灣目前面臨整體環境與產業的創新調整期,文化將扮演最重要的轉型媒介,文化創意的開拓與利用,將是最重要的關鍵。面對傳統工藝的凋零,如何將之轉換成與時俱進的生活應用科技,將是文創產業未來發展的核心價值;透過如同「台灣設計展」的國際級設計大展,不僅可媒合當代設計師與在地傳統產業,協助傳產轉型,也將能提升地方文化經濟價值,政府應大力推廣宣導,及至所有的台灣地方產業,都有參與及提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