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6 月的結束,台灣即將進入持續高溫的 7、8 月,想到又必須熬過一個炎熱難耐的夏季就令人害怕。
尤其是在大城市,市中心地區的氣溫會因為城市熱島效應而比周圍地區高,不斷升高的氣溫已經成為全球各城市需要因應的挑戰。
據法國媒體報導,法國政府發言人 Olivia Grégoire 於 6 月 14 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該國已投入 5 億歐元來鼓勵城市植被項目,以幫助城市降溫,將 「îlots de chaleur 」(熱島)變為「îlots de fraicheur」(涼爽的島嶼)。
熱浪席捲歐洲,法國刷新高溫紀錄
近年來歐洲熱浪變得更加頻繁,氣溫更是屢屢創下新紀錄,據《rfi》報導,法國氣象局稱,6 月的熱浪席捲全國,西南部、中部和巴黎地區的氣溫高達 37 至 41°C 之間。
法國氣象局報告指出,自 1947 年以來,該國已發現至少 43 次熱浪,由於氣候變遷,熱浪的強度和頻率正在增加,而且變得越來越危險,熱浪期間的平均溫度飆升得更高,變得越來越不穩定。
不過,巴黎早在 2018 年發布的氣候行動計劃中,確定了 2020 – 2030 年的行動計劃,除了到 2050 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外,巴黎還希望為「長期的極端高溫」做好準備,並警告說在 2003 年時的炎熱夏天很可能在 2050 年已成為「正常」的夏天。
於是巴黎尋找重新設計城市空間的方法,以減輕極端高溫的影響,並幫助市民保持涼爽。以下是巴黎近年來因應夏季熱浪的方法:
- 巴黎涼爽島嶼和步行道
人體若長期處在高溫環境無適當防護措施,身體可能因無法正常調節體溫,而容易發生熱傷害,嚴重導致死亡。 像是在 2019 年夏天,巴黎的氣溫在熱浪中飆升至創紀錄的 42.6 ℃,估計法國各地有 1500 人死亡。
因此,巴黎的目標是居民能夠在 7 分鐘內,步行到「涼爽島嶼」,一個幫助他們避暑的場所,如博物館、圖書館、游泳場所和綠地。
一款由歐盟資助的 APP——互動式地圖 EXTREMA,幫助巴黎達到該目標,此款 APP 不但可以提醒用戶高溫警戒,還可以引導用戶到最近的涼爽區域。
截至 2018 年,巴黎已經有大約 700 個「涼爽島嶼」,目標是到 2030 年,該市將再新建至少 300 個涼爽島嶼。
- 校園綠洲
從校園清除柏油地並增加綠地也是該計劃的一部分。巴黎的各校園總佔地超過 50 萬平方公尺,因此,該市的「綠洲」項目希望透過協助學校改造校園來創建「涼爽島嶼」,並為學童提供戶外學習的新機會。
- 太陽能發電廠遮陽
為了實現碳中和目標,巴黎市希望投資城市太陽能發電廠,其中一個將安裝在文森森林( Bois de Vincennes)裡的花卉公園。該市希望透過在公共場所安裝太陽能遮陽棚,以達到生產能源,同時提供遮蔭。
- 巴黎城市森林
2019 年,巴黎市長安妮伊達爾戈(Anne Hidalgo)宣布了一項「城市森林」種植計劃,在其四個歷史遺跡旁種植樹木和花園,這些地點包括市政廣場、里昂火車站、巴黎歌劇院和塞納河沿岸的人行道,以改善空氣品質和應對氣候變遷。
而綠色空間的環境優勢包括降低城市溫度、減少空氣污染、降低周圍建築物的能源成本以及為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地,並有助於維護生物多樣性。
- 巴黎的華萊士噴泉重獲新生
根據《彭博社》報導,巴黎著名的地標之一華萊士噴泉在 150 年前剛被設計出來時,是巴黎居民最便利的免費飲水機,但現今多數民眾不確定噴泉的水是否可以飲用,加上水帶有金屬味,不受到喜愛,因此很少人會飲用噴泉的水。
因此現在,當局為了因應氣候變遷,選擇再造噴泉:將它們配備上噴霧系統,定期噴灑水霧降溫,應對未來可能的熱浪。
巴黎從重新設計城市空間,因應氣候變遷的影響,並善用數位工具為市民提供避暑場所的資訊,希望打造一個應對夏季高溫更具彈性的城市。
根據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團隊的報告,過去 110 年台灣的季節長度變化明顯改變,21 世紀初,夏季長度增加到約 120 至 150 天,近年來,冬季更縮短至約 20 至 40 天。面對越來越長又越來越熱的夏季,台灣各城市有應對的決心跟妙計了嗎?
本圖/文由「CitiOrange 公民報橘」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台灣如何面對夏季越來越熱?巴黎重新設計空間,成為抗高溫的彈性城市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