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圖文/陝紅宇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二字會時不時地出現在各種場合中,比如:談及物理世界,我們會說今天可能會下雨;談到情感問題,我們會聊她可能談戀愛了;談到治病,我們會談論,這個醫生可能是這方面的專家……“可能”的普遍適應性讓它很受歡迎,在偉大數學家萊布尼茲的眼中,它已經被抬升到了形而上學的高度,他認為我們的宇宙中存在著多個可能世界,現實世界只不過是一個已經實現了的可能世界,而且也是最美好的一個可能世界。

這個關於可能世界的定義初次閱讀會給人驚艷感,但他說的可能世界到底是指什麼呢?在學術中,不同的學者會有不同的分析與引申,但是如果嘗試將這個理論與文學相結合,會發現一個驚人的現象:文學作品創造的就是一個個的可能世界,是作家們用自己的靈感與文採搭建出來的。作為讀者的我們,一旦走進作者苦心營造的這個世界,便會驚嘆它的瑰麗壯闊,然後沈迷其中難以自拔,比如:《紅樓夢》、《安娜卡列尼娜》、《百年孤獨》等等。

hyrf03

如果說文學有這種特性,那類似的人文社科如歷史、音樂、繪畫等也都具備這種性質。當我們在聆聽音樂時,聽到的就是演奏者的旋律所獨創的精神世界。緊跟音樂的步伐,我們可能一會在草原上奔跑,一會兒跑到安靜的海邊吹風曬腳丫子,一會又去森林裡追逐嬉鬧……我們的腦海中上演著不同層次的快樂,在不同的可能世界中體驗著有差異的精神活動。

或許有人會說,音樂、繪畫可以理解,但歷史作為一門嚴謹的學科,怎麼也能夠被劃入其中。如果說我們讀的歷史書都是一個個可能世界,那還可以相信歷史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有很多種,但有一種理解是:即使是最權威、最有實力的歷史學家,引用的歷史材料都經得起考據,但那也是經過人的思維活動寫出的歷史,與真正的現實有一定的距離,只能說功力強的歷史學家要比弱一些的學者寫出的歷史書更接近真實的歷史,但還是無法真正到達,我們能讀到的就是這些歷史學家營造出的可能世界。

當然自然科學中的理論家們創造的世界也是可能世界,也有其魅力所在,並不遜於人文社科。所有的這些可能世界豐富著我們的生活,它們是想像力的大舞臺,是理性的發光處,是人精神活動的棲息地,如果沒有它們的存在,我們的世界會黯淡太多太多。

“可能”二字,正是我們生活多變性的基石,是通達快樂的多條小徑,是感受綺麗世界的通關鑰匙。將可能世界納入到生活口袋,邁向下一個多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