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梁瓈月】
有鑒於產業出現找不到合適人才的聲音,台灣的教育部近幾年積極增設地方產學合作中心,安排學生參加實習課程,增強學界與業界的交流,並進行工作媒合。
以臺灣科技大學區域產學合作中心為例,103至104學年度與各產業共同開設產業學院及產學攜手專班共146班,超過250家企業參與,預計可為產業培育超過2,000位具有即戰力的專業人才。
(影像截取自教育部官網)
台灣當前的教育問題當中,有一項是培育出來的人才專業與業界期待的有落差,因此造成起薪低、畢業生找不到合適工作的現象。許多學生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問題,因此在校時期會有刻意避開相關話題的逃避心理,與其說「不想要」去討論該議題,他們其實是對自己未來的就業感到害怕且「不願意」去面對,若能在就學時期即至業界實習,將可以適時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在畢業的時候就可以準備隨時就業。
根據一篇由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and World Report)撰稿的文章,對於擁有實習經驗的大學畢業生,他們往往比沒有實習經驗的畢業生較容易獲得工作機會。再者,實習讓大學生更明白自己未來適合從事什麼樣的職業。
以霍頓‧威斯布魯克(Holton Westbrook)為例,身為大四生的他,主修農業經營,在暑假時,他前往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 D.C.)實習,因為參與實習,威斯布魯克知道他可以做什麼樣類型的工作。他說,透過正確的實習和與自己背景不相同的人工作,在大學所學的技能才能被強化。他還分享:「不要害怕去新環境工作。你一定要設法抓住你身邊的任何機會,即使你質疑該機會是否會對你帶來任何好處。」
另一種到海外實習的案例,則是讓學生在在學時期即有海外經驗。以拉娜‧羅伯茲(Lana Roberts)為例,她到非洲坦桑尼亞伊林加(Iringa, Tanzania)的醫院實習,異國實習經驗讓她習慣不同國家醫療資源的差異性並獲得許多刺激,這也讓她更明白她未來的護士路該如何走下去。
拉娜‧羅伯茲(Lana Roberts)的例子是結合旅遊與實習,在增進專業的同時也能看看世界,透過上網路搜尋相關實習機會,她找到非洲的實習工作,不但能夠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互相合作與學習,還可以藉由落後地區的生活環境讓自己體驗其他類型的生活方式。
在國外有很多國家有實習的傳統,德國的青少年甚至在高中時期就開始規劃實習,相較之下,台灣教育體制在實習這一個領域起步較慢,而且較著重在國內實習的部分,若能增加海外實習的比例,學生在國際化方面將會更加快速。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