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學步階段的幼兒總是以「自己」為中心,不僅無法理解對方或是將心比心,當遇到不順己意的事,更是用侵略性方式來處理,例如推、打、咬,這些行為總是令父母親頭疼不已。如果害怕家中的孩子因為不會分享玩具而永遠交不到朋友,那麼請放心吧,通常到了4歲情況就會改善了。孩子在4歲左右會更清楚地理解為什麼分享很重要,而且也更能夠自我控制情緒。

幼兒在蹣跚學步時,時常會為了憤怒或領土等問題而出現攻擊性行為,像是推、打、咬人等,這些都是與「自我中心」心態有關。然而,有的時候孩子卻是沒有理由地就出現這些行為,這樣的情況反而更令父母擔憂。

事實上,幼兒隨意推、打、咬人等攻擊性行為並不表示他將來會成為可怕的人。他們在做這些行為時,心裡可能是在想 :「如果我推了他一下會怎麼樣?」「可以咬她的手嗎?」這在大人世界聽起來或許有些不可思議,但在幼兒無盡的好奇心及有限的同理心雙重影響之下,卻是不難理解。此外,學步期幼兒除了攻擊以外,恐怕較缺乏其他的情感表達方式,沮喪或憤怒可能會導致他們以一種原始的反應來攻擊玩伴。

KJIU10

當然這並不表示這種行為應該被允許,而是提醒父母必須以冷靜且堅定的方式立即處理。首先,確保孩子理解規則:「我們絕不打人或傷害別人」。如果孩子正處於攻擊性行為階段,請在孩子與同伴互動時更加密切關注他。若是有不當行為,可以讓他在旁安靜2分鐘,但千萬不要用打孩子或咬孩子的方式來向他展示「這樣你感覺如何?」,因為這等於在傳達一種信息 — 只要對方比你小,就可以攻擊他。

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原則 — 孩子的攻擊性行為不可以有任何理想的結果,例如得到玩具或同意孩子某項要求。此外,為了防止再次出現攻擊性行為,平時請多讚揚孩子“良好”的社交行為,例如,經過友好的聚會之後,可以對孩子說 :「你今天和君君相處得很好! 當你開心地分享玩具時,這真是讓媽媽高興。」

當孩子進入3歲時,語言和推理能力已更為提昇,這時可以引導孩子用更好的方式處理負面情緒。例如,孩子剛剛在和同伴爭奪一隻玩偶並且攻擊了對方,你可以問他:「你認為攻擊君君的感覺怎麼樣?」「你能想到更好的方式來獲得泰迪熊嗎?」當一個小孩參與提出解決方案時,他就更有可能將這些方案實施出來。

ReferenceTaming Toddler Aggre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