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惠鈴 圖/周書羽
超過六成高齡患者潛在用藥不當,頻跑各科卻不見得有好品質,十年後,台灣高齡人口將攀升到二○%,這群醫療需求龐大的人裡,可能包括你的阿公阿嬤、爸爸媽媽。面對門診量、住院量、急診量持續攀升,台灣如何引入高齡醫學、在宅治療等新做法,打敗銀色海嘯?
早上九點不到,當許多上班族還呵欠連連,邊拎著早餐、邊要上班時,醫院裡,已有一位又一位白髮蒼蒼的長者,巴望著診間開始叫號看病。
這其中,也許有你我的阿公阿嬤、爸爸媽媽。
「便宜又大碗」的台灣健保,締造舉世稱羨的醫療奇蹟。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家,平均一年看的門診次數、就醫科別逐年增加,也有愈來愈多老人得到住院服務(見表一至表三),醫療花費逼近總醫療費用的四成。
但享有大量的醫療服務資源,就能拿到健康不惡化的門票?就能獲得有品質的醫療嗎?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曾在二○一三年,分析近五千人次的醫療糾紛諮詢,發現有五分之一的醫療糾紛個案是老年人,其中超過四分之一,不幸死亡。
「會找我們申訴的,只是冰山一角,」醫改會研發組組長朱顯光憂心地說。他回憶,醫改會當時覺得這樣的比例偏高,畢竟老年人口當時佔台灣人口約一一%而已。
但進一步對照醫策會的全國病人安全通報系統的年報資料,老年人佔全台病人安全事件的比例,竟高達三五%。
「(這些數字)會讓我們擔心,」朱顯光說。
事實上,從門診、住院到中長期照護,你我的阿公阿嬤、爸爸媽媽,都可能陷入你還沒警覺的醫療危機,成為另類醫療難民。
危機1 醫院分科多、開藥也多 超過六成老人潛在用藥不當
八十九歲的王賢良有好幾種慢性病。幾年前,一天吃快三十顆藥,光為了控制高血壓、心臟衰竭,心臟科醫師就開出一天得吃八、九顆藥的藥單。…【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天下雜誌》589期】
延伸閱讀:
1、華泰名品城 為什麼會紅?
2、張小燕媽媽的不老祕方
3、四個失意故事 幸福從這裡開始
4、新總統,請聽人民的心聲
5、詹詠然、詹皓晴 看臉就能讀心 雙詹打進奧運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