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張怡穎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重,各國政府紛紛尋求解決方案。本月5日立法院正在進行朝野協商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其中第12條規定,即新建物(具一定規模)須裝太陽電板的法規,旨在推動綠色能源的發展。然而,這一立法無論是,是否該裝設太陽能板抑或者是具一定規模之建築物中的一定規模是多大面積?多大量體的建築物?都起了廣泛的爭議。以下將此法的利弊條列出來。
利:推動綠色能源發展
立法要求新建物安裝太陽能電板,有助於提高再生能源的使用率。隨著科技的進步,太陽能電板的轉換效率和壽命已經有了顯著提升,使其成為一種具有競爭力的能源選擇。此外,此舉還可以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緩解全球氣候變化的壓力。
弊:增加建築成本
強制性立法可能會增加建築成本。為遵守法規,開發商不得不在新建物上安裝太陽能電板,這將導致開發成本上升。這些成本最終可能會轉嫁給消費者,對於房價和住房供應產生不利影響。此外,太陽能電板的安裝和維護也需要專業技能,可能會加大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壓力。
替代方案:鼓勵而非強制
面對立法背後的利弊,值得探討的是,是否有更適合的替代方案。例如,政府可以通過提供補貼、減免稅收等方式,鼓勵業主自願安裝太陽能電板,而非強制性規定。這樣既能為業主提供選擇,又能避免增加建築成本的問題。
綜上所述,太陽能電板立法背後的利弊值得深入探討。在推動綠色能源政策的同時,政府應充分考慮各方利益,尋求一個平衡點,以確保政策的可行性和效果。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全球經驗:借鏡他國做法
在制定相關政策時,我們可以借鏡其他國家的經驗。例如,德國在推動太陽能電板普及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政府提供了一系列獎勵措施,包括對太陽能電池板的補貼、優惠貸款等。同時,德國還建立了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市場環境,使得太陽能產業得以迅速發展。
社會意識:普及綠色建築觀念
除了政策措施外,提高社會對綠色建築的認識和接受度也至關重要。政府、企業和民間團體應該共同努力,通過宣傳和教育,讓更多人了解綠色建築和再生能源的好處。在民眾認識到太陽能電板帶來的長遠收益後,將更願意主動參與綠色建築的實踐。
續問題:儲能技術和電網建設
推動太陽能電板普及的同時,我們還應關注儲能技術和電網建設的發展。由於太陽能發電受天氣和時間因素影響,穩定的儲能技術和電網建設將成為確保能源供應的關鍵。因此,在立法過程中,也應充分考慮相關配套措施,以確保太陽能電板政策的全面實施。
總結:審慎評估,求取平衡
面對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第12條的爭議,政府和社會各界應該審慎評估利弊,借鏡國際經驗,制定合適的政策措施。在綠色能源與經濟效益之間尋求平衡,既能推動環保事業,又能兼顧民生福祉。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