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 鍾藝

聽話,這兩個是很多父母對女兒的期待,聽話的姑娘在長輩中甚是討喜,擁有這樣性格特徵的女孩子被很多父母們毫無疑問的打上了「好姑娘」的標籤。

在生活中,你的身邊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好姑娘」,他們順從父母的心意,重視父母的建議,從工作到生活都可以被父輩們安排的井井有條。但是往往這些聽話的姑娘們並不能獲得幸福、開心的生活,感情上的坎坷、工作上的磨難他們依舊不能逃掉,甚至還比調皮搗蛋的孩子更「倒霉」一些。

聽話的孩子,背後大多藏匿的是沒有自己的判斷和主見。當聽從了父母的安排和建議,真正去踐行某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們由於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而感到迷茫甚至痛苦。對於不是「很聽話」的人來說,他們也依舊會詢問別人的想法,但當他們在徵詢被人意見的時候,心中其實是有自己的選擇傾向,詢問只不過是要佐證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然而,對於過於聽話的姑娘,他們沒有看法傾向、希望別人替自己做決定,這自然就喪失了獨立性,大腦告訴自己該跟隨父母的建議,而心裡卻有自己也不知所然的聲音在抵抗,追蹤身心俱疲。

GIR

隨著年齡的增長,聽話的姑娘會越來越糾結,他們一方面不想違背父母的意願,另一方面又難以忍受跟隨父母心愿帶來的內心抗拒。夾在「自己」和「父母」之間的他們會生活的越來越不快樂。想要打破這樣的窘境,並非易事,因為長久積累形成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與父母溝通的方式等難以改變,加之對自己獨立生活的質疑,要跨出改變的這一步更是困難重重。

一般來說,聽話的姑娘是有歷史淵源的,是從小到大養成的「依靠別人」的習慣。父母的大包大攬,安排好一切,是這種習慣養成的主導因素。在教育界,目前提倡的一種「足夠好媽媽」觀念,這種觀念就是針對上述情況,作為父母來說,只要能保證孩子健康成長就足夠了,過於的關心和保護——變成「超級好媽媽」,反倒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其弊端在孩子成年之後會顯現的很明顯。

其實很少有父母可以把握好保護和管教孩子的度,要麼是管控太多,要麼是放之任之。與此同時,能把握好「聽話「的度的孩子們也是少數,很多的孩子還是處於完全不考慮他人想法或者過渡依賴父母的階段。對於管束太多的父母和太聽話的孩子,總有一天會有雙方力量的博弈,因為孩子的自主意識和獨立人格開始萌發和覺醒,猶如要破繭的蝴蝶幼蟲。不同的人對待這一時期的做法千差萬別,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只有最後「鬥爭」成功的人才能真正收穫到生活的大禮,也才能從生活表面的不公中解放出來。而這一「鬥爭」階段,最大的敵人不是父母,而是對自己清醒的認識和對未來明確的規劃,以及未來完全對自己負責的恐懼和迷茫。

父母們不要希望孩子太聽話,那樣的孩子不是不叛逆,而是還未到叛逆期。而孩子,也應該在成年之際,學會過濾建議、甄別信息,學會傾聽自己心靈的聲音,勇於面對所有的生活挑戰去努力做到「follow your he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