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林旻柔】

要幫助弱勢貧窮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有同理心,以行動付出與支持。如果有機會,可以到偏遠落後的國家參予勞動服務,你會去嗎?近年來,台灣開始風行一種另類的旅遊及服務模式,就是到貧困的國家擔任國際志工。以立國際服務(ELIV)的創辦人陳聖凱,也是因曾參予國際志工而受到震撼,從而投入此項公益服務。

7年級的陳聖凱,在大學畢業後,選擇跟同學們不一樣的路;他加入作家王文華與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共同成立的若水國際公司,專職公益創投,也在此時接觸到社會企業。在一個機會裡,他參予了菲律賓的國際志工,令他料想不到的是,只有30名的報名限額,卻吸引了300人來報名;如此的盛況,讓他對於國際志工更感到好奇。

實際到菲律賓服務之後,被當地人對於現狀感到滿足與喜樂的精神所感動,如此不同的價值觀,讓他回來後久久無法忘懷。後來,在2010年他便創辦了以立國際服務,並運用社會企業的概念來經營;於是,他從一個國際志工的跟隨者,變成率先出發、統籌志工服務活動的領導者,在內蒙古、越南、柬埔寨都可看到他蓋房子、建豬舍的身影。

以立國際服務是如何營運的呢?哪些人可以報名參加?以立國際服務的志工顏志豪在接受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訪問時表示,以立國際服務是以創新的「接力賽式」的志工模式,鼓勵台灣的熱血青年到海外服務弱勢社群,同時探討國際議題、體驗異國文化與創造生命的改變。顏志豪表示,以立跟其他國際服務機構最大的不同是,希望年輕人以行動、勞力來關懷全球貧困落後的聚落,因為發現很多地方極度缺乏勞力來協助修蓋房屋、建築物,因此,以立強調用行動幫助當地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他說,想報名以立國際服務的人,他們都會向其清楚地表達,是要到海外做勞動服務,並不是一趟很舒服的旅行;同時,也會確認報名者是不是真的有意願、且做好心理準備要服務、關懷弱勢,如果不是的話,可能會請他們未來預備好了再來報名。

至於以立的收入來源,是國際志工計劃的參加者,其繳交的報名費中的一部份;參加者所繳的報名費,大部份是用於海外志工團的機票、住宿、行政費,其餘的費用則歸於以立的營運收入,並且,以立每年淨利的固定比例直接用於隔年的當地建設,其餘用於研究與發展當地需求、開拓服務據點、贊助隊員的社會創新計劃,與社會企業的永續營運等。值得一提的是,以立不接受贊助或捐款,志工團目前已遍及柬埔寨、印度、內蒙古、緬甸、尼泊爾、泰國以及雲南等地。

顏志豪表示,這種特別的做法,雖然讓以立營運較為辛苦,但卻也因此有更多的時間與空間,能夠真正了解當地的需要,並提供適當的協助。而這樣的理念,也獲得不少的支持,每年的每個國際志工計畫,都吸引許多年輕人熱烈的報名;例如,在去年,以立的「柬單生活」柬埔寨志工團隊,舉辦了超過100團,相當於有大約4,000名的台灣年輕人,與以立一起前往柬埔寨,彎腰、捲袖管,親自為弱勢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以立不只是帶領志工們到海外蓋房子,也深入當地的文化,協助改善長期的社會不公平制度,例如到印度服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印度社會長期存在種姓制度,在人們所劃分的四個階級之外,另有一群邊緣的族群-達利人,或稱賤民。他們不僅缺乏教育資源,生存受到壓迫,只能從事較為低賤的工作。面對他們生活的困境,許多人開始進入當地,希望幫助其改善生活,如印度當地的 ARV 組織、美國Longitude、台灣的以立國際服務(ELIV)以及其他來自世界各地的志工團隊。近年來,以立在印度出錢出力,為達利人建造了十戶新屋;此外,以立也和ARV合作,改變當地人對達利人的歧視,也讓達利人了解自己的價值,而參予國際服務的志工,不只幫助當地,也會將資訊傳播給其他人、或是把精神帶回台灣,幫助台灣的弱勢族群。

假使你想讓自己的生活有些改變,或是想暫時脫離舒適圈,卻又不確定自己可以長期的刻苦耐勞,可以試試走出台灣,參與國際志工服務,體驗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也許會讓人生觀從此不再一樣。但如何跨出第一步?陳聖凱曾說過一套「1.1倍的勇氣」心法,因為1到2有一段距離,但1.1就只需要再多一點點,只要堅持下去,那個0.1就能夠帶你到達目的地。相信經過親身的體驗後,將對生活、生命有不同的看法與體悟!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延伸閱讀:
台灣電競小子 殺進百億新產業
辜成允:我終於無愧於我的姓氏 百年辜家興衰史 10年嘗盡人生冷暖
認清薪資停滯不前之本質(下)
中國力推CSR,促企業拚轉型、接軌世界
智慧城市崛起,台灣轉型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