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林麗玲老師/MBPS正念親職教養系統創建者 作者:林麗玲老師/MBPS正念親職教養系統創建者
「問對問題」孩子自己當機長
在直升機俯衝的強力風速下,絕對沒有綠油油的植物可以生存,也不會有自在快樂的鳥兒飛來。
同樣的,若父母以直升機的方式與孩子相處,在過度保護與強力介入下,孩子普遍缺乏獨立與問題解決能力,更遑論自律地面對生活與學習。
如何避免落入直升機父母,而是讓孩子能駕馭自己的直升機,俯看自己的生活,找到屬於自己最佳的飛翔、起降方式,先從「問對問題」開始吧!
怎麼說呢?
人的大腦運作非常有趣,一旦有強大的情緒反應出現,通常會讓人無法進行理性的分析與思考,就像汽車行駛中作降檔動作,常常會讓人倒退或停留在情緒反應中,無法理性的解決問題。
而「問題」是帶有魔力的。「一個問題」跟著「一個情緒」進入「一個人」的腦中,腦內會對包裹著情緒的問題,開始產生各式的化學反應。也就是說當父母提出問題問孩子時,孩子的腦將立即派出探索隊進行尋找答案的旅程。
這個旅程可能是正面、有效的,可以激發解決問題的創意,自發性地建立自己的見解與願景。
這個旅程也可能會被我們送上負面的、無效的、激起防衛心和自我懷疑,自我批評地掉入情緒的漩渦。
舉例來說:假想今天月考成績出現,很可惜未如預期好,有二種提問方式對待孩子。
A 型問法:
「為什麼沒有100,只考85呢?」
「怎麼會出現這樣的錯誤?」
「只會粗心,你還會什麼?」
此種問法稱之為「減法提問」,提問者是以「理想的」、「最好的」目標或結果來看待真實的狀況,所以真實的表現永遠比較差,真實的表現反而是不正常的,要達到理想或完美的狀態才是正常的,呈現的心態是批評,只在打分數,問題重點放在為什麼沒有、為什麼不能達到理想或完成目標。人被問題指責,導致自我防衛的情緒反應─「那又怎樣」、「我不在乎」、「我怎麼這麼差勁」、「我怎麼不會」、、,無法解決問題也就罷了,卻又製造更多對自我懷疑、反抗學習的情緒問題。
出了什麼錯的提問方式讓腦中生化反應被挫折感侵入,不僅打擊信心,更讓孩子深陷認為自己是問題一部分,而不認為自己有可能解決問題。
B 型問法:
「對於這次考試的感覺如何?」
「整個過程最滿意那裡呢?容易的是?最困難的又是什麼呢?」
「從這次的經驗學到什麼?」
「接下來打算如何解決你認為的問題呢?」
「加法提問」的方式,被問者首先會接受真實的狀況與表現,會思考「如何才能做得到」,會從現狀思考,重視的是如何學習自我解決問題,先承認現狀才可能往前進,而不是永遠都只看到還沒達到的目標或理想(100分), 減少挫折感與無力感,強調啟發自我的感覺、產生「我可以做得到」的自信以及「我還想要…」的企圖心。
加法的問題會讓人思考、促使孩子想探索自己,在腦內生化反應儲備好能量下,充份派出理性小兵,齊心一致地找出問題答案,由此孩子更加體認對問題的責任感和對結果的歸屬感。
每一次與孩子對話,提問時,家長得想想~問問題的目的是什麼呢?
若是期許孩子能自信與自主地對待學習與生活,不可不慎選每一次對孩子「提問」方式喔!讓我們從「問對問題」讓孩子當自己的直升機機長,自動自發地成長學習,愉悅自信地享受飛翔的樂趣吧!
延伸閱讀:
本圖/文由「BabyHome」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不當直升機父母,「問對問題」培養孩子的自律與獨立性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