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胡雅涵

最近爆出的北部某麥當勞性侵事件,使得民眾開始正視職場騷擾與壓迫問題,尤其被害少女數月前更因此事自殺身亡。這起事件暴露的不僅是個案問題,更是一連串結構性因素的縮影,包括職場文化的不健康、人際關係的壓力,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的匱乏。此文會從職場騷擾、壓迫結構及青少年憂鬱問題等三項層面進行探討,剖析這些問題背後的根源和改善方法。   

首先是關於職場的性騷擾,這在台灣並非新鮮話題,卻往往因為文化陋習或「上對下權力結構」而被忽視。根據調查,台灣有高比例的職場工作者曾遭受性騷擾或言語霸凌,尤其是女性或社會經驗較淺的年輕人。他們面對的不僅是身體上的侵犯,還有精神方面的欺壓,往往因害怕報復或失去工作而選擇沉默。在此次事件中,受害少女長期遭受上級侵犯,卻未獲得有效保護與處理,甚至反遭質疑,加害人和公司都想草草了事,賠償與懲處都毫無誠意。這種次級受害效應加深了她的無助感。所以在職場內部缺乏透明的申訴管道與支持機制,勢必讓更多相同受害者的處境更加邊緣化。     

華麗 受害者 房間 體 濫用 青春 模型 尋找 人的 國際的 室內 學科 鏈 後面 套裝 愛 保持 世界 情 男人 女孩 年輕 日 停止 強姦 傷心 囚犯 權利 女 暴力 肖像 問題 女士 女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再者,台灣的職場文化往往過於重視「服從」與「和諧」,個人的尊嚴與權益反而被排在末尾。在階級分明的環境中,權力不對等成為壓迫的溫床。主管之態度、同事的旁觀,甚至企業管理層對於相關問題的冷處理,無形中強化了不良文化的延續。此外,台灣職場環境對於基層員工的要求往往高於薪酬,年輕員工成為最容易被剝削的一群。長時間的工作、低薪資、缺乏心理支持的情況下,容易讓這些勞動者陷入身心俱疲的狀態,而當面對額外的騷擾或壓迫時,他們更難以抵抗,導致心理負擔不斷加劇。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議題也不容忽視,近年來,青少年憂鬱問題在台灣逐漸雖受到重視,但支援體系的完善度卻仍然不足。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年有許多青少年因心理問題選擇極端行為,舉10萬人口自殺死亡率為例:14歲以下從2014年的0.1人增至2023年的0.9人;15至24歲則從2014年的5.1人增至2023年的10.9人。逐年攀升的比率顯示這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公共健康危機。     

麥當勞案件中的少女正處於青春期的心理敏感階段,在面對職場騷擾與壓力的同時,可能也缺乏來自家庭或社會的有效支持。許多青少年在面對困難時,往往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需求,甚至會因羞恥感而選擇隱瞞,這讓問題更加複雜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與資源不足使許多青少年無法獲得早期干預的機會。學校、家庭與社會若無法提供友善的支持環境,青少年在危機中的求助能力將大打折扣。  

為了避免類似悲劇重演,台灣社會應嘗試在制度與文化上進行如以下兩點的根本性改變。

  1. 在職場部分,公司應設立透明的申訴管道,並確保性騷擾案件得到快速且公平的處理。同時,應定期進行職場性別平等與防騷擾的教育,減少不健康文化的存在。更必須重新審視台灣職場中層級化的文化,鼓勵基層員工表達意見,並提供更多心理健康支持服務,如設置匿名諮詢專線或心理輔導資源。
  2. 在學校裡則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學生與心理諮詢師的聯繫機制,讓有需求的學生能夠及時獲得幫助。同時,家長也應學習如何敏感地察覺孩子的情緒變化,提供更開放的溝通環境。

最後大眾對於受害者的態度也至關重要,我們應避免以偏見與謾罵進一步傷害受害者家庭。提高社會意識去對面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鼓勵更多的公益組織參與相關工作。我們作為社會的一員,必須正視這些問題,從制度、文化到個人行為進行全面改變,為未來建立一個更加安全、尊重與包容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