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髂關節位於腰椎骨及骨盆腔交界,屬於不太活動的關節,加上無法直接由核磁共振確診,才會使病患遲遲無法找出病因。
下背痛問題約有15%找不出原因,導致常被診斷為慢性肌腱炎、長骨刺壓到神經等症狀,主要原因包括明顯滑脫、移位或神經壓迫等問題,透過核磁共振或在X光檢查較難察覺,才會導致較難確診慢性下背痛的真正原因;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黃伯仁指出,像薦髂關節病變主要就是因曾經受傷、長期姿勢不良、懷孕、做過胸腰椎融合手術等因素導致,通常就無法直接由核磁共振確診。
婦人下背痛到飆淚 原來是薦髂關節病變
臨床上,一名55歲婦人,半年來臀部到髖關節不斷疼痛,不僅痛到無法起床,甚至一度痛到飆淚,雖求診多家診所,被診斷為腰椎長骨刺,但復健兩個多月仍無好轉,直到赴臺中慈濟醫院檢查,才確診為薦髂關節病變;黃伯仁主任表示,因婦人疼痛範圍從臀部後面、腹股溝前面到大腿外側,加上過去曾因車禍緣故,做過胸椎骨釘融合手術,因此安排特殊理學檢查,才終於找到病症。
薦髂關節骨釘固定手術 順利改善病症
黃伯仁主任進一步說明,薦髂關節位於腰椎骨及骨盆腔交界,屬於不太活動的關節,加上無法直接由核磁共振確診,才會使病患遲遲無法找出病因,所幸經由施行薦髂關節注射與神經燒灼手術,改善病情,再採以核子醫學影像檢查,證實確診薦髂關節病變,透過薦髂關節骨釘固定手術,婦人目前已無大礙。
超過三個月以上無法確診 恐是薦髂關節病變惹禍
慢性下背痛病人若遲遲找不出病因,可依據幾個現象與醫師討論是否為薦髂關節病變,包括慢性下背痛是否超過三個月以上,仍無法確診,其次,疼痛部位是否集中褲腰帶以下、臀部的地方,甚至會轉移到腹股溝、大腿後側,以及曾做過胸椎手術;黃伯仁主任呼籲,若有下背痛問題的民眾,應積極接受治療,千萬別放棄,找出原因對症下藥,才能避免影響日常生活。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