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物價越漲越高,許多媽媽也都更加相信「省錢就是王道」的圭臬!常常看到量販店便宜的食材便忍不住買一堆,不小心煮了過多也補忍心倒掉、怕浪費,吃不完的菜餚隔餐再拿出來熱一下,或是帶去公司當便當吃。這樣的方法雖然節儉省錢,但是可不是每道菜都可以重複加熱、一吃再吃,即使吃起來依然美味,事實上食物本身已經起了變化。
根據東森新聞報導,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在《媽媽好神之俗女家務事》節目中分享案例,一位中年三寶媽本身就較肥胖、且患有三高,並跟醫師說常常飯菜煮太多吃不完,擔心有身很浪費就會隔天加熱再吃,長期吃剩菜導致3個月後出現血便,大腸鏡檢查被確診為大腸癌第二期!
小時候常常聽長輩說「不要浪費食物」,昨天晚上吃不完的剩菜剩飯,就留到隔天中午吃,但是隨著食安知識普及化,家裡的用餐習慣是否跟上時代的腳步了呢?
在台灣,家庭常常都是大火烹炒煮食,之後直接放涼、隔餐食用,這中間的過程就無法確實排除外界的細菌汙染,食品放置在 20℃ 以上之環境,如果放太久,細菌容易大量繁殖並產生毒素;食用前又沒有完整加熱,就會引發食物中毒。
正確食物加熱方式:以90度以上加熱並充分拌炒5分鐘,避免冷飯熱炒不均;若家中有微波爐,以中火加熱1分鐘。
最後提醒大家,最保險起見的方法就是避免隔餐,烹調過的食物盡快食用完畢,不要長期擺放暴露在空氣中,沒吃完記得適當保存(冷藏溫度在5度C以下,或保溫在65度C以上),而冷藏的食物在食用前記得加熱完全,避免引發上吐下瀉的風險。
「隔夜菜」不單指放了一夜的菜餚,放置時間超過8小時,就算是隔夜了。
導致食物變質有兩方面因素:
一是食物中的化學物質產生了致癌物,如亞硝酸鹽等,即使加熱也不能去除。
二是食物在放置時受到細菌的污染。下列幾種食物更是最不能食用的隔夜菜色,審視一下家中的菜色是否也在其中呢?
◆ 葉菜隔夜最危險
通常莖葉類蔬菜硝酸鹽含量最高,瓜類蔬菜稍低,根莖類和花菜類居中。如果同時購買了大量蔬菜,應該先吃葉菜類,如大白菜、菠菜等。如果多做了菜色,隔天打算加熱來吃,也要儘量少做根莖、葉葉類蔬菜,而選擇瓜類。
◆ 隔夜海鮮傷肝腎
魚蝦、螃蟹等海鮮,隔夜後會內含的蛋白質會起變化,損傷肝、腎功能。如果多買了,建議將生海鮮用保鮮袋裝好,放入冰箱冷凍,下次再烹調。
◆ 半熟蛋易生菌
半熟蛋殺菌不徹底,格外容易滋生細菌,食用後會發生危險。如果蛋已熟透,而且低溫密封保存得當,隔夜再吃較沒有問題。
◆ 銀耳蘑菇要當心
不論是野生的還是人工栽培的銀耳、蘑菇等,都容易殘留很多硝酸鹽。如果放的時間實在有點久,建議還是忍痛扔掉吧!
◆ 放在金屬器皿裡的湯品
熬湯費時費力,人們往往熬一大鍋吃好幾天。剩湯如長時間盛在鋁鍋、鐵鍋內,會釋放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最好辦法是湯裡不要放鹽之類的調味料,煮好湯用乾淨的杓子盛出當天要喝的份量,再加以調味,喝不完的則最好是用陶瓷或保鮮盒存放在冰箱裡。
編按【節儉是美德,但也得適度的在生活中調整。隔夜菜倒掉雖然浪費,但如果累積毒素而造成健康影響可是得不償失!審視每天食材的用量,精準地掌握購買份量、不造成多於的烹煮與負擔,才是最適當的節儉表現!另外小編再提醒,除了菜餚之外,還有隔夜茶、隔夜開水、隔夜滷味等也儘量不要吃,不管任何食物都還是新鮮的最安全喔!】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