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李杰夫

2016年柏林電影節青年論壇單元有一部張憾依導演的作品「枝繁葉茂」,導演的名字之前沒有聽說,估計這是處女作,但第一部片子的起點那麼高,到底何方神聖?在網路上搜查,發現導演來自賈樟柯導演的「添翼計劃」中的一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而賈樟柯也是這部電影的監製,包括剪輯師馬修等團隊,也是賈樟柯導演的長期合作夥伴。感謝金馬奇幻影展,讓我有機會一睹為快。(圖片來源:豆瓣電影)

枝繁葉茂必定和樹這個意向有關係,影片講述的就是中國陝西一個農村一對父子的關係,也講述了農村里死去的人會通過尋找熟人上身回來完成自己心願的故事。好像有點劇透了。

影片全部在導演生活過的家鄉取景拍攝,啟用的都是非專業演員,一個場景只有一個鏡頭,沒有剪輯和變化機位,用長鏡頭完成整部電影。而樹是一個象徵,主角死去的妻子希望通過把家門口的樹移到一個不會被拆遷的地方保留下來,這樣不過多少年過去,她還是會認得這棵樹,還記得有她這個人的存在,或許片名枝繁葉茂也有這層含義。

電影裡還包含了大量的中國農村變化的訊息,如工業或採礦業的發展,導致農村原來的山被掏空出現裂痕;原來的村子被迫拆遷村民搬進高樓讓路工業發展等等。風格也很像賈樟柯導演的表現手法,節奏緩慢,又體現出一種真實的感覺,不愧是用了賈導的幕後團隊啊。為何稱之為一個溫暖的鬼故事?因為全片都沒有驚嚇的畫面,即使被鬼上身,也沒有做什麼奇怪的事情,影片裡的所有人都對這一現象習以為常,好像是那個村子的習俗一樣。長鏡頭和真實呈現的表現手法觀眾似乎會慢慢接受這是真實發生的故事,起碼我是這麼認為的。而死去的妻子回來移樹,也是善意地想完成心願,不讓丈夫覺得虧欠自己,溫暖平實。

導演在映後交流時說道,演員甚至不知道他們在演戲,沒有劇本,只是導演交代大概什麼內容,讓他們根據日常生活去發揮,盡可能地真實。影片中還有「不流血殺羊」的一些民俗呈現,除了訴說故事,也反應了陝北農村的民俗。但在拍攝手法上我還是有話說的,有些地方為了用長鏡頭而用,節奏拖得非常慢,如果只是演員的一些動作,而缺乏地理環境特殊因素的呈現,長鏡頭變得「沒那麼多東西看」,還有必要運用嗎?不過也無法,導演畢竟是賈樟柯帶出來的「學生」嘛。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