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起,信義鄉玉山腳下出現了一所體制外的假日學校──「原聲音樂學校」。部落裡的孩子們在假日裡有了新去處,在這裡孩子們唱歌、接受假日課輔,小小的臉上閃爍著不一樣的光芒,小小的心變得自信、強壯。
「原聲音樂學校是我們實現全人教育的開始。」馬彼得校長表示,部落小孩原本在國小階段,與都市小孩的學習程度差異不大,進入國中以後,城鄉差距拉大;到了高中各方面的問題更加明顯,如經濟問題、課業問題、生活不適應、同儕問題、霸凌等,因為中輟率很高,才開始有了為部落孩子自辦高中教育的計畫。
直到2018年夏末,原聲國際學院在關渡基督書院正式成立,作為台灣第一所民間籌辦的原住民實驗學校,培養原住民高中生們有能力飛向世界、實現夢想,未來有能力回饋家鄉。
馬彼得校長表示,從「原聲音樂學校」到「原聲國際學院」,從山間進入城市,原聲教育協會透過音樂及學科課輔建立孩子們的自信心,培養孩子們對社會和國際的責任感。讓原聲的孩子們從稚嫩的毛頭小孩,到青澀少年,都能在完整的全人教育下,昂首迎接眼前的人生風景。
為了讓原聲國際學院全年級32個來自貧困家庭的高中生們能獲得全人教育,在原住民文化的根基上,用多元教育開啟他們的國際視野與國際交流連結的機會,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培養更多原住民典範菁英;因此原聲教育協會投注了大量的經費,使這些貧困的高中生們能接受與都市孩子們同等的教育資源。
原聲國際學院合唱課程。
目前原聲國際學院是一所全住宿型的實驗高中,週一到週六都有課程或活動,週日則有教會的主日和聚會。為配合原住民的重要節慶,採季學制,每十一週為一學季,一年有四個學季。馬彼得校長表示,感謝神保守,五月份這波疫情爆發前,剛好是學生們的學季休息時間,每個學生都把學校發的筆電、作業帶回家中,因此全校師生們都早已在上帝的安排下,在家中預備好線上課程,而不至於手忙腳亂。
疫情擴大城鄉教育落差
然而位於玉山腳下的原聲音樂學校將近一百多個貧困的學生,卻因為缺乏筆電,在居家防疫的日子裡沒有辦法正常參與線上教學。
「原聲的孩子們防疫期間,許多人沒辦法上課,開始受不了了!一直問什麼時候可以回學校?也嘗試著線上上課的可行性,但發現網路授課時的干擾因素太多。」
馬彼得校長表示,山上的小孩家裡普遍沒有電腦,只能用家長的手機來上課。政府規定停課不停學,卻對部落小孩的學習產生衝擊,絕大部分的家庭沒有電腦;就算家裡有電腦,網路收訊也不好。還有一些家庭是小孩很多,一台手機沒辦法讓孩子們同時上課;也有父母白天出門工作時把手機帶走,孩子們在家裡完全沒辦法學習。
部落孩童遠距教學不易,疫情擴大城鄉教育落差。
馬彼得校長表示,以合唱的課程為例,他必須把新的歌曲用鋼琴彈出第一聲部、第二聲部,再寄給學生家長,請他們下載,並鼓勵家長讓孩子們在家中每天聽著旋律練唱。
馬彼得校長表示,有一些部落裡的學校想出一些變通的方法,例如一個班級裡沒辦法觀看線上課程的學生有12人,就分成三批,一批4個學生加1個老師,分批上課,在這樣的狀況下很多課沒辦法上,只能把學習重點放在主科,如國語、數學、英文等科目。部落裡的學校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想盡辦法不要讓小孩停學。
不論是原聲音樂學校,還是原聲國際學院,一路走來的辦學過程都相當艱辛,需投入大量的學習資源,以及願意投入時間與愛照顧孩子們的老師。馬彼得校長表示,非常感謝神的帶領,雖然很辛苦、很累,然而相信神的引導和保護,疫情期間孩子們能平安健康,也希望城鄉教學資源落差的問題,能被社會大眾重視。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原聲國際學院首屆畢典意義非凡】馬彼得校長回首一路艱辛:從山間進入城市 離家很遠但夢想很近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