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歷程檔案華而不實,不只流於形式,更成為學生阻力。

教育部昨日與國際同步公布 TIMSS(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2019 年調查結果,指出台灣學生成就高、興趣低。對此,學者認為解決之道為用實驗引起學生好奇心,而教育部配合新課綱推行的學習歷程檔案也期待學生的多元表現。但過往以考試、成績取向為主的升學體制,能這麼輕易地革新嗎?

專注多元學習的「學習歷程檔案」

108 課綱中的 素養教育 強調學習不局限於學科,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結合的終生學習。為配合 108 新課綱的多元特色,學生可以透過 學習歷程檔案 呈現學生的學習軌跡、個人特質、能力發展等,讓升學不再只有考試成績。同時也讓學生從高一就可以開始準備歷程檔案,減少高三升學時準備被審資料的負擔。

學習歷程檔案由四部分組成,分別是「基本資料」、「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最能展現學生特色的便是「多元表現」的部分,讓學生每學年提交 10 件,像是志工服務、競賽成果等課外的傑出表現都可列入其中。同時也讓學生在準備過程中,思索自身興趣、性向,逐步釐清生涯目標。

忽視教育現場的立意良善

本該是立意良善的學習方式,卻引發許多爭議。日前就有民眾在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 上連署要求移除學習歷程檔案,指出學習歷程檔案就只是要交差了事的作業,或比誰寫的故事更精彩。也點出最大的問題,就是學生在高一時尚未決定未來志向,如果準備的方向與最終選擇科系不同,只會讓過去的準備白費。

不少立委也對學習歷程檔案提出了 質疑 ,在本月 2 日的教育部預算審議中,朝野立委都表示學習歷程檔案造成學生的「軍備競賽」。國民黨籍立委林奕華認為高中、大學間的對話機會少,無法確定彼此想法;民眾黨籍立委高虹安則表示學習歷程「代工」的疑慮難以移除,看到親戚找補習班幫忙;民進黨籍立委賴品妤則呼籲要確保歷程檔案的資訊安全,應完整規劃資料的銷毀。

前科技部長 陳良基 也在臉書上寫下對學習歷程檔案的擔憂,指出學生忙著做表面而不是學習,直言學習歷程檔案已成為偏鄉家長、教師的夢靨。並表示「作為大學的老師,我更想看到課堂上是懷著好奇心、求知慾的學生,而非檔案很漂亮的學生。

新想法不敵傳統觀念

縱使學習歷程檔案是為了讓學生釐清自己的生涯,讓學生有更多元的發展,但升學導向的思維卻成為阻力。趕鴨子上架的實施學習歷程檔案,欠缺更全面的考量。對於教育現場的教師、學生的家長、甚至學生來說,學習歷程檔案將增加學生學習上的負擔。對於教育資源已經匱乏的偏鄉來說,學習歷程檔案也凸顯城鄉資源的差距。對於莘莘學子的未來,各界都很是關心,教育部也應思考如何改良課綱才能達成真正的「素養教育」。

本圖/文由「BuzzOrange 報橘」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你的未來要讓補習班「代工」決定嗎】「學習歷程檔案」掀起學生軍備競賽,近萬人怒吼:根本不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