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則令人心碎的新聞,一位女大生因就讀的科系不符合自身興趣,但家人仍希望她能完成學業,疑似因多重壓力下最終選擇結束生命…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令人不忍的類似新聞。
「家人好像愛我的學業表現,多過愛我…」
想起幾年前我曾經受邀到中南部的某間明星高中演講,對象是一群語文與數理資優班的新生,推薦我接下這場演講的老師,除了希望我能以臨床心理師的身份給予這群年輕孩子意見,同時,她知道我曾經是綠制服資優班的學生,也許較能以「過來人」的經驗、視角和孩子們暢談高中生活。
演講前,校長進行了簡短的開場介紹,已記不得他完整說了哪些內容,唯獨幾句話讓我至今印象深刻,年約六十歲的校長拿起麥克風劈頭就說:「恭喜大家成為資優班的一份子,你們在坐的各位,未來有XX人會當上律師、有XX 人會當醫師,所以你們要奮發向上、認真念書,為學校爭光!」
我在一旁努力壓抑自己驚訝、不置可否的表情,想著等會兒校長將麥克風遞給我後,該說些甚麼。正猶豫時,望見台下近百雙似懂非懂的眼神、眼底閃爍著屬於十來歲孩子專屬的熾熱光芒…
我想有些話、有些重要價值必須讓孩子們知道!於是心一橫,抱著可能被列入黑名單、最後一次來到貴寶地的心情,緩緩地說:
「抱歉,我這次要談的內容,可能會和校長的鼓勵有些落差!我想告訴你們的是,比起認真讀書、努力成為醫師律師,在高中階段有更值得追尋探索的事!這些經歷將成為你們一生中重要的養分。最後,你要負責的是自己的人生、不是學校的名聲!」
說這話的同時,我彷彿感受到台下興奮的躁動耳語,還有後排老師們的傻眼詫異…
當天的演講,我分享了三件高中生涯重要的事情:
1.「尋找自己熱愛的事」:惟有找到內心深處最渴望、喜愛的事,這份熱忱才能讓你有持續不懈的動力精進前行,也才能讓你將壓力挫折視為挑戰,並從中獲得成就與滿足。尋找命定的熱忱並不容易,對某些人來說可能不是短短三五年內就可以尋求,但不論花多少時間,我認為都相當值得!
「許多人終其一生都活在別人的期待中,從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2.「參加社團,發展人際關係」:有些父母可能認為「高中生好好念書就好,玩什麼社團?參加社團,等上了大學再說!」事實上,高中時期的社團經驗對孩子能力與自信的養成,可能更甚於大學,且影響一生。在社團中,孩子試著自主學習、規劃活動、溝通協調、團隊合作、領導…等,這些能力都將成為他人生的重要基石。此外,社團經驗也能提供孩子更多自我探索與自我認識的機會!
3.「認識自己、自我探索」:青少年是自我認同發展的關鍵時期,若孩子在此階段有足夠「自我探索、認識以及整合」的歷程,就會有較好的自我價值觀,更清楚自己人生方向;反之,一個不知道自己是誰的孩子,可能會常感人生無助徬徨。
「認識自我,是人生的起點!」
我建議,可以從內在的自我探問開始:「我的人格特質為何?我喜歡團體還是獨自一人?」、「我擅長什麼?我的興趣為何?」、「我與家人的關係?我的家庭氛圍如何?」、「我的價值觀為何?我在意何事?」
當天演講結束,聽著學生下課後嬉鬧輕鬆的笑聲,我也踩著輕省的步伐離開,雖然冒犯校長,可能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踏入這間學校,但我知道自己無愧良心!
出乎意料的是,約莫半年後,我再次收到這所明星高中的邀請,這次演講對象不再是資優班的學生,而是全校師生。
雖然當時因為離開了台灣而婉拒邀請,但這訊息卻令人振奮不已!原來當天旁聽的老師們,也能認同我與學生們分享的訊息。
「身為父母與教育人員,我們都應該試著看見每個孩子獨特的天賦,不用爬樹的能力去評斷一條魚!」
「教育的初衷,不是將孩子培養成符合大人期待的樣貌,而是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找到合適的場域,發光發熱!」
延伸閱讀:
為何越追求快樂,人生越沉重?丁寧用一趟10天旅程看透人生,「我不怕鳥事折磨我,因為我不當它是鳥事!」
高分就稱學霸,低分就一定是學渣嗎?三毛說「考最後一名才有獎」的道理在哪?
本圖/文由「BabyHome」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認識自我,是人生的起點!」這位心理師給高中生的三個建議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