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對產婦請溫柔且有耐心!一名剛生產完的媽媽在網路上po文,說自己前陣子剛生產,經歷了「人生最可怕的鬼故事」,自己的婆婆從催生到寶寶出生,不斷用負面言語攻擊自己,甚至出手打剛出生的寶寶,讓這位媽媽在網路上崩潰大喊:「原來產後憂鬱就是這樣來的!」
原po表示,自己在催生當天,婆婆就堅持要搭火車來到醫院,一到醫院聽護士說「開到一指」,竟用厭惡的口氣說:「才開一指?那還要生好久耶!」等到要進產房前一刻,婆婆還想要一起衝進產房,幸好被護士擋下,讓原po至少生產過程沒有婆婆在周圍謾罵。
經歷辛苦的生產過程後,被推出產房的那一刻,誰知婆婆竟看著媳婦說:「剛剛就聽到妳在哭,有什麼好哭的?脾氣那麼差!」住院過程婆婆看見寶寶在練習吃奶,更罵:「連喝奶都不會,只會哭,愛哭包。」當寶寶喝奶累了在媽媽身上睡著,婆婆也要罵:「喝個奶那麼不認真,睡什麼睡有什麼好睡?」當寶寶睡醒大哭,婆婆更出手打寶寶的屁股,說:「愛哭,再哭奶奶打你屁股!」原po看了無比心疼。
現在幸好原po已經出院,不需再和婆婆住在一起,但每當回想到當時情景,都會忍不住掉淚,原po回憶:「為什麼我的孩子要被這樣罵?我的孩子好可憐,要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原來,產後憂鬱就是這樣來的……」
許多網友也在底下留言:「那婆婆真的有生過小孩嗎?到底誰家的寶寶不是哭就是睡再來吃的?」「婆婆有病吧!誰家孩子不哭了,是我早就爆氣給他看了!」也有網友將矛頭一轉,轉到原po丈夫身上:「你最氣的應該是先生沒有保護好妳!」「你先生在練習當啞巴嗎?」「先生永遠沒辦法了解,為什麼我們會這麼生氣!」認為生產、陪產、照顧寶寶,丈夫理應在身邊陪伴妻子,度過難關!
從進產房開始學習當爸爸
台灣溫柔生產推廣協會於官網表示,生產改革行動聯盟在2015年7月「父親或準父親陪產經驗和態度意見調查」,發現有82.4%的父親(準父親)認為男性應該要陪產;。這些男性提出要陪產的三大理由為:「給予妻子或伴侶心理上的支持」(91.1%)、「和妻子或伴侶共享寶寶出生的喜悅」(74.1%)、「親自迎接寶寶的誕生」(72.4%)。在實際的陪產經驗上,則有91.1%的男性已有實際陪產經驗,或即將進行陪產。
SKIN陪產教育,一起迎接新生命的來臨
台灣溫柔生產推廣協會也提出準爸爸的「SKIN陪產教育」,希望能提供給準爸爸一些心理建設。
S(Support,支持)
在S-支持的面向,要事先與伴侶溝通,了解伴侶偏好的鼓勵模式,甚至事前進行模擬演習。
K(Knowledge,知識)
在K-知識的面向,準爸爸需要深入了解生產歷程的生理與心理變化,才不會因為伴侶的巨大轉變而恐慌,也能清楚判斷產婦的需求。
I(Interest,以產婦為主的利益)
在I—產婦中心的利益面向,可以事先與伴侶一同擬定生產計劃書,了解產婦在生產過程中的期待與需求,以能適切扮演產在產婦與醫護產人員的橋樑。
N (Need,需求)
在N—需求面向,男性可以積極學習各種符合產婦需求的技能,例如,引導產婦身體放鬆、給予按摩、熱敷與冷敷、身體清潔、改變姿勢(例如:站立、走動、採直立坐姿、側臥、跪姿、蹲姿等)、提供飲料與餐點,協助產婦每兩小時上廁所排尿。由於不安以及害怕,產婦在待產中可能會失控或哭叫等,此時男性是否能辨識、支持及言語鼓勵非常重要。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