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
不安全依附型態的人在感情路上較為辛苦,大多與原生家庭或過往的感情經歷有關,諮商心理師石瀝新建議多自我覺察和調適,伴侶也能適度理解和包容,有助於維繫雙方關係。
「他為什麼不回我訊息」、「想靠近又怕受傷害」,你是否也面對這樣的難題?諮商心理師石瀝新表示,不安全依附型態的人在感情路上較為辛苦,大多與原生家庭或過往的感情經歷有關,建議多自我覺察和調適,伴侶也適度理解和包容,有助於維繫雙方關係。
心理學中的「依附理論」最早是用來解釋媽媽和嬰兒之間的關係。後來有心理學家將「依附理論」延伸解釋感情關係,常見依附型態可分成四種:安全型、焦慮型、逃避型、混亂型(矛盾型)。
【焦慮型】常常患得患失 試著調適不安
「緊迫盯人、奪命狂call」是焦慮型的常見行為!石瀝新鼓勵焦慮型的人想想,這份不安全感到底是另一半引起的,還是過往經驗甚至原生家庭造成的?
如果是過往經驗帶來不安,現在遇到一個可以給予安全感的對象,應好好珍惜這段關係,否則不安感再次上演,對方受不了離開,又加深焦慮型人的不安,恐形成惡性循環。
他建議焦慮型的人試著接納、消化自己不安的狀態,並找尋合適的方式表達自己內在的感受與想法。若是能讓另一半了解自己有覺察並努力調適中,同時減少哭鬧與情緒勒索,避免透過指責、攻擊、抱怨、比較等方式處理內在的不安,把錯跟責任都丟到對方身上,將有助於維繫雙方關係。
【逃避型】一沮喪就消失 練習表達想法
「人間蒸發、你追我跑」是逃避型的主要現象,要如何和這樣的情人好好溝通?石瀝新鼓勵逃避型的人進一步覺察自我,是「不擅感覺型」還是「不願表達型」?
「不擅感覺型」的人跟自己的感覺「很不熟、麻木」,明明沮喪、心裡沉悶,但嘴上又說「沒有啊,我才沒有像你想的那樣」。石瀝新表示,當我們長期忽略自己的感受,對身心健康都會有所影響,因此可以試著在生活中練習感受自己的感覺,也可以適度和另一半分享。
「不願表達型」的人,可能因為過往經驗,使自己認為「反正講了你也不懂、不接受,你還要發脾氣!」於是把心裡話往肚裡吞,覺得說出心事不被理解、被忽視、甚至被責難。這類型的人對於伴侶的不滿、不耐煩、抱怨、指責的反應很敏銳,故伴侶切記別急著否定,停下來想一想再好好溝通。在相處氣氛好的時候,逃避型的人可多表達自己的想法,讓伴侶感受得到你的「參與感」。
【混亂型】容易口是心非 嘗試穩定自我
「忽冷忽熱、不斷測試」是混亂型的典型特徵,不僅搞得自己內心痛苦難受,伴侶也困擾心累,雙方究竟要如何好好相處呢?
石瀝新解析,混亂型依附的起因之一為以往的創傷經驗,例如父親外遇、母親遺棄、被劈腿、熟人性侵、恐怖情人等狀況,「你熟悉的人同時也是背叛或傷害你的人,這樣的情況很容易造成人深度的創傷。」
混亂型的人常透過各種方法來測試關係,例如哭鬧、威脅,或是故意跟異性交好讓伴侶吃醋,「我要看你的反應,你如果在乎我,你就會現在來找我!」
石瀝新建議,混亂型依附的人可思考自己的測試行為是否造成反效果,「我其實想要你安慰我,但我又口是心非地推開你,等到你真的離開之後,我又氣你怎麼可以這樣就走了!」並且學習心口一致,才能減少遺憾的發生。
若你的另一半是混亂型,最重要的核心態度就是「溫和堅定」,當對方已經開始混亂,「一下氣你一下又遠離你」,這時你更要保持穩定,讓對方減少用錯誤的方式引起注意力,才能避免兩敗俱傷。
依附創傷是否能修復為安全型呢?石瀝新分享,當人生遭遇不幸,很難靠自己沉澱來達到修復,但如果有人好好陪伴你走過一段人生路,仍有機會減少創傷留下。透過一段穩定的關係讓自己感到安全,若能遇到性格穩定且包容的對象,就好好珍惜與回應這段關係。
測試你的依附型態:
https://www.tip.org.tw/evaluatefree11
本圖/文由「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內心不安卻裝沒事」 如何修復感情依附創傷?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