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沛君 Photo Credit: OpenClipartVectors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在我模糊的記憶裡,當年父親帶著妻小乘著一輛載滿傢俱的貨車,浩浩蕩蕩的從外縣市搬來,展開家庭新生活的一頁。我們的童年、青少年都是在這裡度過,直到眷村改建。

眷村馬路成了遊戲天堂
村子的入口和前村相連,有兩個矮柱,上面標識著村子名稱的四個大字。我們的村子少說有三百戶,有不同官階的家庭,從士官到校階都有。村中有一個自治會,在那個電話少有的年代,自治會就有這樣的服務,外地打來電話,立刻就有廣播響起,通知某家某號誰的電話:「XX號家有電話!」聽到廣播,有時小孩先到,那家的大人隨後便飛奔而至。

如果問眷村孩子是如何長大,大家回憶裡就只有「玩」,那時最不缺的就是玩伴,走出家門就可以呼朋引伴。群體遊戲很容易讓大家熟悉起來,需要的只是場地,我家門口那條車輛稀少的馬路,就成了孩子們的遊戲天堂。孩子們愛看卡通或布袋戲,我家是附近住家第一個有電視的家庭,每到兒童節目的時段,門口就站滿從紗窗縫隙中看電視的鄰居小孩。

眷村靠近山邊有個籃球場,黃昏時是兒童聚集嬉戲的地方,也是婦女們聊天閒話家常的所在,更是那些爸爸們下班後在球技上一爭長短,以及叔叔伯伯和青少年切磋球技的場域。有幾回從遠處看到,有人在那裡發給兒童一張張小畫卡,那張充滿慈愛笑容的面孔,後來才知道是牧師;雖然那時沒有拿到小畫卡,卻已在心中埋下信仰種子,隨著成長悄悄地滋生。

水土砂石皆成孩童玩具
籃球場左側有滿佈著布袋蓮的池塘,右側則是一望無際到天邊的一畦畦稻田,中間有一小徑通往小山丘,夕陽西下,霞光滿天,映照在池塘、稻田上,也照耀在山間小路上。

小山丘是孩子們的天地,拿著棍棒相邀探險山林,要不然玩「官兵捉強盜」,利用天然隆起的地形作為土匪山寨,把擄來的人關起來,山下的官兵群集攻頂,解救壓寨夫人,這樣的英雄救美劇情成為一幕戲,自編自演呈獻在山野的舞台裡,演給天地看。

那時孩子們沒有什麼人造玩具,玩具藏在大自然裡,水土沙石皆是孩子們的玩物。我的弟弟放學後回家,放下書包報到就不見人影,不到日影偏斜,總難喚回家。春天,他和一群孩子跑到田間戲水、撈蝌蚪、抓泥鰍;秋收後,田裡土地乾涸,充滿乾草,他和鄰居小孩烤地瓜,或是做渠道。

有一回,我看到弟弟利用遮蓋飯菜的飯籠捉麻雀的情景,他把飯籠放在後院的地上,撒些雀鳥愛吃的白米,一條縫線的一端繫在蓋頂上,另一端引到廚房門後,他自己躲在門後伺機而動。不一會兒,兩、三隻麻雀飛來啄米,他手一拉,麻雀就手到擒來。

向晚餘暉裡的親子之樂
當時家庭代工在眷村裡很普遍,屬於「家庭即工廠」的經濟型態。母親從中盤商那兒拿取許多代工產品,比如:需鏽上美麗圖案的毛衣,工廠發給婦女們拿回家完工,一件通常只有幾元的工資,母親一批批的接,累積起來也有數百元。那時我當作好玩,放學回家做完功課,沒事就幫忙代工,也可以賺取零用錢。有時還可以替母親解圍,特別是趕出貨時,小幫手的速度也不亞於大人。

每日黃昏,眷村孩子就會到村口等交通車,那是迎接爸爸回家的儀式,綠色的軍車一到,孩子們便探頭車內尋找自己的父親。我的父親坐在前面的一排,父親們一下車,孩子們便簇擁而上等著提公事包,於是一對對身影在夕陽下拉長許多,父子檔談笑的畫面一路綿長,直到消失在村底。

趁著日落前,天空尚明亮,母親的晚餐還在爐中,父親拿著打草棍,我們幾個小孩跟著,一起到山上散步,看看是否發現什麼好玩有趣的事物。清風徐徐吹來,褪下軍衣的父親,像一位牧羊人領著幾隻小羊,在向晚的餘暉裡,引領我們緩步而行,心情放鬆地觀看水田中、牛背上站立的白鷺鷥。

父親用地上拾起的小石子,側身單手投向水面,那拋擲出去的小石子,竟像起舞的女孩在水面上連跳三五個跨步飛奔遠方,這個冒然的舉動驚嚇到悠然的白鷺鷥,展翅群飛。父親告訴我們,這叫「打水漂兒」,我們有樣學樣,特別挑選地上扁平的碎石,依樣畫胡蘆,一個個平射出去,技術好的跳躍三個,沒抓到竅門的便石沉水中。

路邊雜草叢生,不起眼的花草經父親點名,我們皆視如瑰寶,它們是具有療效的草藥,可以摘回家曬乾存放或煮來當飲料喝。草叢中出現的小昆蟲使我們又驚又喜,小瓢蟲、蚱蜢、蜘蛛、甲蟲等,有時發現到不速之客,像蛇之類,父親的打草棍便有嚇阻的作用。

日落西沉,華燈初上,饑腸轆轆的我們,想起母親煮好的晚餐,不知是肚腹中的空乏還是味蕾的知覺催逼著我們,於是趕緊加速步伐,將晚霞拋在腦後,好似與夜幕比賽,看誰先到家,大家心裡知道,母親的數落在所難免。

童年的眷村,不論是同伴之間、親子之間,都隱藏著許多歡樂的遊戲;在那些個不怎麼富裕的年代裡,孩子很多、玩具稀有,我們卻都有個滿足的童年,於是,眷村的童年是個讓人揮之不去的繽紛色彩。
「主耶和華啊,你是我所盼望的; 從我年幼,你是我所倚靠的。」(詩篇七十一篇5節)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活在愛中》收養不是易路卻是恩典之路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