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n Photo Credit: PublicDomainPictures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在美國,頗流行照顧者帶著新生兒到圖書館參加說故事時間(Story Time),雖然活動因著區域的不同而有差異,但整體來說,多半為開放式團體,主領人時間約15-20分鐘,會帶著家長和孩子們唱歌、跳舞、說順口溜、說故事,結束後則是家長及孩子們的社交時間,包括親子共讀及玩玩具。

嬰兒手語增加親子溝通管道
這類型活動所開放參與的孩童年齡層相當廣泛,從0個月到小學階段都有,中間再行分組。

不同鎮市、州別分組的方式都有差異,重點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組別。帶著新生兒參加圖書館活動的這段時間,我的心態有不少調整,一開始只單純想增加孩子與外界接觸的機會,但後來發現身為新手媽媽的我,在當中有很多學習和得著,其中更有幾件事讓我感觸特別深刻…。

第一個震撼我心的是「嬰兒手語」(Baby Sign Language);這在美國是顯學,多數家長都知道,雖然每個人的執行力和接受度不同,但最基本的幾個手語,即便不刻意學習,有些說故事時間的主領人,也會在每週固定教學。

一開始接觸時,雖然好奇,但不是非常認真,心裡或許有些懷疑學習它的意義。直到某次說故事時間,看見有位媽媽,用手語在團體中和她孩子的互動過程,讓我開始產生強烈的興趣。記得當時,那位媽媽只是用很普通的音量,輕喚了小孩的名字,當孩子回頭時,看見媽媽用雙手做了一個動作,他就乖乖坐下了!我心裡記下這個動作,回家後上網查詢,果然那就是「坐下」的意思!

我發現,「嬰兒手語」不單讓口語表達尚未發展完全的孩子,多一種和大人溝通的管道,同時也可以成為照顧者和孩子間的默契;這個亮光,讓我更加勤奮「玩」手語,過程中難免受挫,但當孩子愈大,愈能看見當中的果效。

直到現在,不論在家或是外出時,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孩子可以很快接收到我們所要傳遞的訊息,而他也能藉著手語和大人溝通。當然偶爾也有失控的狀況發生,但整體言之,截至今日,我們一家還是很享受「嬰兒手語」所帶來的正向效益!

團體中學習與合宜他人互動
再來,說故事時間結束後的「社交時間 」,也是大多數家長頗為在意的部分。事實上,主領人所教的歌曲、故事、律動舞蹈等,在網路便捷的時代很容易取得,但為什麼家長還是喜歡帶孩子到圖書館呢?重點在於與他人互動;不論孩子多大多小,都需要學習健康的人際界限,尤其在面對「公用玩具」時,要知道如何等待、分享、甚至同樂…沒有一個孩子可以大吵說「這是我的」,因為這都是圖書館的財產。

印象中,也很少在圖書館看見為了玩具吵架或衝突的畫面,從小就參加「說故事時間」的孩子們,似乎很習慣「分享」這件事,即便是遇到兒童發展階段,比較不願意分享的年紀,但通常家長也會在旁邊引導孩子有正面的回應,最常見的就是邀請孩子們一起玩,或者鼓勵孩子再去找別的玩具,若真的有情緒較為激動的孩子在團體中出現,家長也會適時切入、幫忙,換言之,讓團體保持愉快正向的學習氛圍,也是每位參與者的重要責任啊。

另一個值得分享的情況,則是一件很基本,但對孩子們來說,卻很重要的事──收拾玩具!我們所參與的幾個圖書館裡,有的會安排人員在活動結束後,來收拾玩具和場地;有的則是在活動結束前五分鐘,先到團體室提醒大家,之後請所有的人一起幫忙整理。

從收玩具養出好品格
不論方式為何,我發現,比較用心的家長,多半會在活動快結束前,就開始預告孩子,之後一起收東西。我個人很喜歡這個部分,雖然我們家的寶貝現在才快一歲半,但他幾乎從小就這樣收玩具收到現在,當然他還小,需要很多幫忙,但對他來說,收玩具是件很自然的事,是應該要負的「責任」,因為從他還在地上打滾起,所看到的就是其他孩子們在收拾的畫面,某種程度來說,他們不會覺得收拾有什麼痛苦,這可以說是玩耍的一部分,我也常看見,收拾乾淨後,對自己露出滿意笑容,開心走出團體室的孩子們。對我們而言,這是在團體中所帶出的正向學習經驗,也是品格教育自然養成的一部分。

當然,我所分享的都只是個人粗淺的觀察,並非所有在美國養育孩子的照顧者,都像我們一樣熱愛圖書館或說故事時間。畢竟北美是文化大融爐,各國來的移民及家庭的教養方式不盡相同,且因著居住區域的不同,所帶出的圖書館文化也有差異,而我只能就目前自己帶著孩子,去過的幾個公立圖書館,覺得值得進一步思考及學習的部分分享。

對我來說,教養方式沒有絕對的做法,重要的是常常檢視自己,有否按著聖經的教導來陪伴孩子長大。育兒之路才剛起步,全職母親的角色讓我有很多的學習,感謝外子的支持,因著他的成全,讓我們一家得以站穩在神愛的磐石上,不斷成長。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教養議題》說故事時間小觀察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