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亭 圖片來源:《康熙來了》粉絲專頁

紅了12年的綜藝節目《康熙來了》因主持人蔡康永請辭、小S跟進,確定節目也下台一鞠躬,沒想到這麼突然!康熙走入歷史有可能成為台灣電視史上的關鍵事件,因為電視環境愈來愈艱困了,這一點是所有的基督徒媒體人都值得觀察的訊號。

電視漸漸走向邊緣化
電視絕對是一個燒錢的娛樂產業,所以全體基督徒支持一個電視台都力有未逮。基督徒雖然不見得是《康熙來了》這類型節目的收視主力,但是觀察這個節目卻是有趣的。

後現代的潮流中早就容不下「正經八百說教」的節目了,更別說是福音性節目,康熙以獨特的搞笑風格採訪真實人生,搏得兩岸年輕人的超級捧場,粉絲達到2300萬的驚人數字,絕對有很多值得探究的元素。

一葉知秋,康熙走了,有可能代表某種電視階段性的終結。雖然一個節目製播12年會有疲態很正常,但是一個這麼紅的節目以主持人請辭這種方式下台,還是值得深思。

從傳播角度來說,電視恐漸漸走向邊緣化,因為手機跟網路已經取而代之,所以群眾雖然吃飯的時候還在看電視,但是電視的角色已經更加傾向「娛樂」,這也是新聞節目日漸娛樂化的主因。

想知道最新的新聞看手機比較快,實際上也愈來愈多人吃飯不看電視而是看手機了。這時候,電視就必須「搞笑」,就連新聞也一樣,不然就失去競爭力,這也是電視逐漸走向腥羶色的主因,口味不重,根本沒有競爭力。

沒有創新點子如何競爭
問題是,跟誰競爭?一旦電視淪為「娛樂性」角色,競爭對手就多了,看看手機,早就不是「電話」了,而是兼具相機跟遊戲機還有電腦上網的功能。

君不見,現在網路遊戲的3C技術日新月異,虛擬的感受愈來愈逼近真實,加上互動程式設計的參與感與變化,這都不是傳統單向式電視可以比擬的。如果連創新的手機業者都必須「每年更新」,然後每半年小改款,請問,電視節目如何能夠撐12年?別忘了,手機跟電玩這些娛樂業者都是高薪禮聘最頂尖人才焚膏繼晷追求創新,下場不少還血流成河的。

再以最高成本的電影來說,在日新月異的特效加持下,電影如果沒有一些創新的點子,觀眾根本不買單,遑論常態性電視節目。所以風格獨特的《康熙來了》在12年後的今天下台一鞠躬,有可能代表電視輝煌時代的落幕。

現在一枝獨秀的電視市場大概只剩中國,因為市場夠大,但是在中國經濟有疑慮的情況下,電視這個產業前景堪憂,不只是資金,更缺的是人才。以收視率很高的《中國好聲音》為例,一年只播三個月,而且今年僅僅衝到第四季,還力邀天王周杰倫擔任導師,但是整個節目強弩之末的態勢非常明顯,因為搞不出新花樣了。這是人才問題,幾年前可以出動幾百台攝影機,以驚人的聲勢博得注意,現在觀眾很快就膩了,因為太多同質性選秀節目蜂擁而至,鮮度瞬間失溫。

電視的優勢不是「即時」而是「細膩」,是整個團隊的環環相扣與用心製作才能打造一個動人的節目,但是這樣的時代似乎過去了。《康熙來了》已經是一個很賺錢的節目,但是依然在激烈競爭下退出市場,整個大環境的艱困不難想像。

照這樣看來,電視最後的定位比較是「陪伴」,所以鄉土劇跟八卦節目還有市場,至於其他功能大概都會被取代,新聞口味愈來愈重,但可看性會愈來愈低。

康熙走了……如果是因為有更好的節目,值得欣慰;康熙走了……如果是因為觀眾不想看了,頗堪玩味;康熙走了……如果只是因為主持人想休息,可以理解。

當然,主持人倦勤確實是原因之一,但是不可否認,整個大環境的競爭壓力與背後團隊的彈盡糧絕才是主因。

康熙走了……基督徒媒體人不妨深思,背後還有什麼含意!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劉三專欄》康熙走了……一葉知秋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