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力思

小學時,班上有位同學是牧師的女兒,這個親切和善的小女孩曾邀請我去她家玩,那是我第一次到親戚、鄰居以外的人家裡作客。她的家和我們這種吵雜、匆忙的生意人家很不一樣,乾淨中帶著寧靜與祥和,深印在我心中。那時,我希望將來自己的家也能像那樣。

羨慕寧靜祥和的家
國中時,我就讀的教會學校每年都會舉辦一次「仁愛健行」,路程約廿公里。腳力差的學生走到最後,真是傷兵累累,但面對嚴格的校風及威權的導師,除非真的累倒,大家也只好乖乖地咬牙繼續苦行。

當時,班上有一位教會長老的女兒與我同行,她一路講聖經故事給我聽,從創世記講到出埃及記。那是我第一次聽聖經故事,疲憊不堪的我,其實已經無法專心聆聽。所以,當下感動我的不是聖經故事,而是這位同學的耐力與熱情。我走得慢,她就停下來陪我休息一下,再繼續走,也因此,我們成了國、高中時期最要好的朋友。

後來這位同學邀請我去她的教會,那是我第一次走進教會。整個禮拜的進行,我看不懂也聽不懂,只感覺大家都很熱絡有禮,但除了「阿們」兩字之外,我並沒有留下什麼印象。不過,我卻從這位同學的身上,建立起對基督徒的想像,覺得基督徒都多才多藝,會彈琴、會唱歌,而且很有愛心與耐心。

紛亂社會中的醫治修復者
大學及研究所時期,有個同學是牧師之子,伶牙俐齒卻是個講真話的人。他常令我想起那個說出「國王沒有穿衣」的勇氣男孩,總是適時站出來幫弱勢的人說話。當時,不少學妹對他有好感,但他舉止得宜,從不鬧緋聞。他形成了我對基督徒男生的印象──誠實、正直、不逾矩。

結婚後,我搬到花蓮,隔壁鄰居是一位典雅親切的基督徒老媽媽,也是海外宣教士在門諾醫院培訓的第一批原住民護士。在聊天中,我得知早期門諾醫院的外籍醫師,每週都會帶著她們開巡迴醫療車深入部落,進行醫療。當時,醫院在部落發旗子,需要醫療的家庭會將旗子掛在家門前,讓醫護人員知道有病患需要幫忙。

來自西部的我,聽到這些故事時覺得很震撼──我們在大都市裡找名醫看病,都要辛苦排隊掛號,有時還要忍受醫護人員的冷言冷語;而這群基督徒醫護人員竟是自己開車深入原鄉,甚至跋山涉水到病患家中服事!

當時卅幾歲的我,開始目睹職場各種亂象,也因此對是非倫理產生茫然與質疑,這種錯亂讓我感覺痛苦。當我和一位姊妹分享這種感受時,這位姊妹順勢邀請我帶著孩子去教會,讓孩子在生命中有一個清楚的軌道,知悉如何在亂世中安置自己。

那一刻,先前認識的那些基督徒同學、朋友及機構給我的印象,突然變得鮮明,且匯集成一股力量,促使我答應帶著孩子跟她去教會。

成長路上的鮮活見證
生命中第二次踏入教會時,我已不再像是懵懂小女生逛大觀園般,傻呼呼地走進一座熱鬧的建築物,而是進門就被教會牆上的經文深深吸引:「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五章17節)

經歷過不少挫折的我,心想:如果能成為一個新造的人,那該多好啊!這句經文就成為我心中的引力及盼望。當天回家的路上,禮拜結束時的詩歌《願耶和華賜福給你》,不知怎麼地一直縈繞在我耳中,我哼唱著它的旋律,有著一種莫名的快樂。

接著,我去基督教書房買了《靈命日糧》,開始每天讀一句短短的聖經。細細看著那寓意極深的文字,也在當中慢慢理解成長過程中,那些基督徒朋友何以能發展出那樣特別的生命特質。

一路走來,神靜靜地將優質的基督徒朋友放置在我身旁,作為我成長路上的祝福,也透過他們鮮活地見證祂自己。這些弟兄姊妹在真實的生活中行出愛與公義,在我得救的路上,其力道更勝過教會辦的佈道會。

回首我的生命歷程,這些弟兄姊妹接棒式地領我走進教會,一如當年引領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的雲彩一般,紮紮實實地見證了耶穌說的:「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約翰福音十五章16節)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裡,在有意與無意之間,基督徒的身影都無聲無息地向世人述說基督。這是我這些好朋友教導我的事。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信主見證》像雲彩般領我進教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