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侯剛本博士

忘了是豬年狗月的哪一天,我變成了一個成天拼命追求奮發向上,勇往直前無視休息的人。與其說「無視」於休息,更正確地來說,當時身強力壯的我,根本就是把休息當作是「偷懶」的代名詞。就這樣,為了不讓自己偷懶,只要自己還有力氣還撐得住,我就會一直工作工作工作……..;如此自以為奮發向上,但卻過度燃燒的惡性循環,直到我36歲博三的那年寒假,終於體力不支過勞病倒了……

還原博三上學期的生活實境,由於我修了一門極重的課,加上那年因著生活上的需要,促使我必須在課餘時間之外,接下一些維持生計的大小工作。於是,在基於半工半讀的求全之下,我居然祭出了殘忍的「睡眠管理計畫」;也就是說,在這段極其辛苦的窄路階段裡,每天的平均睡眠不得超過四個小時。直到那學期撐完後,我就莫名因著「血壓、體溫、脈搏」同時升高,來自身體極其嚴重的抗議之下,趕緊送醫急救休養數日;直到出院門診回診後,主治醫師語重心長地告訴我:

侯先生,你現在的身體,已經不是你所當年年輕時所熟悉的身體。如果身體是一種氣候,你的氣候已經產生了轉變。以前你可能是拼命工作,做到完了以後才休息;但是自從你這場大病過後,如果你將來還想活得長活得久一些,你就必須要改變你的工作與生活習慣。也就是說,從前你可能是工作完了才休息。但是現在的你,要練習休息足夠了才能工作,並且工作到覺得累了又要馬上休息…….

坦白說,醫生的那席話對我而言,簡直是棍當頭棒喝。無奈隨著年紀的漸長,整個(身心靈)全面性的自己,已經不再具備年輕時(至少36歲之前)的「戰鬥力」。尤其是只要稍稍沒吃飽沒睡好,甚至隨便來場小病小痛,其他平日隱而未現的慢性疾病,也就會隨著一場小病,連同一起被召喚出來,然後就病得一蹋糊塗,好一陣子以後才能緩回元氣慢慢康復。

那天在書店瞥見一本有趣的奇書,教導讀者如何用心休息,並且巧妙地運用休息作為一種生活的策略。書中也列舉了不少偉人名家們,如何善用休息成就偉業的故事。書裡的字裡行間,讓我這個活了大半輩子,還不知道該怎麼休息的蠢豬,頗有「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感動(會不會太晚了呀,哈)。

書中記載,休息不但是為了讓自己可以走更長遠的路,更是可以修護身心提升創造力。此外,休息的類型除了「有靜態的休息」(例如:睡覺、小睡片刻、聽音樂、看電影、泡溫泉、按摩、聽演講、閱讀、冥想……等)之外,更有所謂「動態的休息」(例如:運動、散步、暫時抽離工作情境、吃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旅行、找朋友聚聚、玩遊戲、投入感興趣的事物、休假…….等)。

由於生活當下能夠取得「休息成本的條件」(甚至所需的花費)長短(貴重)不一,所以當事人必須非常警醒且有感地,在日常情境中別把行程塞得太滿,好讓自己能在時間的彈性留白處,創造各種「忙裡偷閒」的休息可能。畢竟「偷來的」比較刺激,也比較有成就感。尤其是忙碌中可以偷得的暫時性休息,相信有過這種經驗的人,想必格外有感才是。

當我知道,原來休息的類型與方式如此多元時,我真是後悔自己前半場的人生,為何如此地虐待自己,把自己搞得那麼「ㄍㄧㄥ」,導致錯過了各式各樣明明人在認真工作中,還是可以「忙裡偷閒」的樂趣。唉,我真是太笨了!

既然是這樣,真心希望不只是我(還有你們),大家一起來學習如何在工作與休息中,得到策略性的平衡,好讓我們在本當勞苦謀生的共時當下,仍舊不忘善用休息的策略與技巧,讓自己不但不過勞超時工作,並且可以將工作與生活,透過遊戲式的概念整合在一起,工作將會變得更有趣,生活相對也會變得更快樂。

來,我們一起來練習「用心休息」吧!

QDV

圖:經過這本書的教導後我才知道,原來休息也是需要用心練習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