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人間劇場專欄   侯剛本 博士

「適可而止」是一句我們從小到大耳熟能詳的成語,主要是在提醒生活中的我們,凡事心裡都要有個分寸定見,一旦做到恰到好處時就要適時停止,見好就收不要再往下繼續做下去了。否則搞到後來,很可能犯了「過猶不及」的毛病:做多了顯得過當,做少了又沒到位實在可惜。

弔詭的是,日常情境許多既抽象又沒有標準答案的事物,我們如何去衡量判斷,付出到何處叫做「適當可以」?進行到何時又必須「因而告止」呢?

質化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又稱「定性研究」或「質性研究」。這是學術社群針對研究對象進行探勘的過程時,研究者(或研究團隊)運用諸如「鎖定個案、深度訪談、參與觀察、蹲點調查、論述分析、紮根建構……」等各種方法,以致相較於科學研究著重發明與創造,甚至量化研究透過數據呈現,意圖追求放諸四海皆準的普遍性,質性研究則採以大量的文字描述,輔以圖像影音穿插並茂,找出研究問題或研究對象的「特殊性」,進而做為整個研究立論的基礎甚至後續的學術貢獻。這樣的研究取徑,是人文社會學門常用的思維典範之一,主要的目的是要經由研究的歷程,更加深入瞭解人類的生活行為,並從中爬梳出問題意識的論點與事件背後的道理。

若從質化研究的精神,探討「適可而止」的問題,這讓我想起紮根研究的治學過程,非常重視的是關於資料蒐集的「飽和度」。也就是說,當同一個問題你去請教許多人時,不同的人一定會回饋給你各種不同的解答。然而,在諸多五花八門的回覆裡,經由大量的回應將會逐漸堆砌並慢慢浮現出,某幾個趨於一致性的問答結果。直到所有持續滾動詢問的人們,再也無法提供給你更新且更不一樣的答案,並且這一切的答案均在所有堆砌出來,幾個趨於一致性的架構中開始打轉時;一旦事情發展到了這個時機點上,正是紮根研究期待出現的「飽和度」來臨。也就是說,只要達到飽和度的效果以後,整個論點的樣貌便將透過紮根的歷程緩緩形構成型。

剛剛談到了「過猶不及」的概念,如果說,整個事件的過程還處在「不及」的情況下時,那麼當事人就必須持續投注時間心力,直到飽和度出現了以後為止。當然,要是滿溢到超「過」飽和度的話,顯然事件的主人翁在操盤的過程中,就必須曉得見好就收。否則到了該收若是不收的話,後續就會發生「歹戲拖棚」的窘境,讓人看了必將心生厭倦。

記不記得長輩們在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中,常常聽到人家告誡提醒我們要注意「分寸」。所謂的分寸,它就是一個人的一生之中,透過進退應對日積月累一點一滴,所逐日換取到極為寶貴的人生智慧。正因為當一個人具備了分寸拿捏的能力以後,他的心智才有可能慢慢地日漸成熟。所以說,一個人做事並不是要把事情處理到多麼的圓滿成功,而是如何把一件事情拿捏到「適可而止,恰到好處」的程度時,那樣的結果便是懂得掌握箇中的分寸與謀略的巧思。是故,懂得謹守分寸的人,要是飽和度還沒到位時他會繼續加油,一旦飽和度到達「水到渠成」的時機,這個時候就要明白適可而止見好就收。畢竟如何開始靠的是機會,但是如何結束憑藉的則是智慧。

何時「適可」?何處「而止」?坦白說,由於此事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完全憑靠當事人,在事件當下進退應對時存乎一心,除了明確抓住何時開始的機會之外,同時更莫忘善用何處宣告結束的退場智慧。

STP

圖:一個深諳適可而止的人,必定是個「知進退,明分寸」的智者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