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宜倩/綜合報導


8月間,「希奇全人復興發展協會」與「格子外面文化出版社」共同在北中南各地舉辦,「孩子,你的未來在哪裡?」教育講座。劉曉亭牧師認為,全球化時代將來臨,孩子必須擁有國際謀生的能力與經驗。 (照片來源/影片擷取;記者製圖)

3個月前,高醫大情殺案震驚全台,被殺死的劉姓同學、與事後愧疚燒炭的嫌犯黃姓學生,都出自家境優渥的醫生世家。這不禁讓人思考:給予孩子養尊處優的環境,讓他們在各方面表現良好,這樣的教育方式錯了嗎?

諷刺的是,黃姓學生還是出自基督徒家庭。

找不到目標、自我形象低落 只要一有空檔就是打電動!

「我們活在這麼好的時代,怎麼可以活得這麼糟?」希奇全人復興發展協會劉曉亭牧師感嘆,不論是否為基督徒,若沒按照聖經原則養育小孩,只讓孩子在被保護的溫室裡成長、或孩子花的不是自己賺的錢,縱使擁有高品味、高學歷,但挫折容忍度低,將來難以活出夢想的未來。

現今和網路社群時代一同成長的20歲以下台灣青少年,存在令人憂心的現象:除了吃飯睡覺,生活只要一有空檔,就是沉迷手機上網或打電動,這般行屍走肉的頹廢生活,正侵蝕孩子們的未來,驅使其一步步走向「魯蛇」(Loser,輸家)的境地!

而找不到目標、沒有良好的自我形象,竟成了他們心中最深處的結。因為在華人社會的悲觀情境驅使下,就連許多父母本身,也不敢想像孩子能擁有美好的未來。

為拚出「高學歷」,卻養出媽寶 下一代失去謀生能力

劉曉亭指出,許多父母過於擔心「孩子的未來在哪裡」,拚命為孩子指示將來的方向,施加過多的期待與壓力,如同養「寵物」般訓練孩子擁有高學歷、多才多藝,導致近年「高學歷、低成就」、「高不成、低不就」,或是把讀書考試當成專業、毫無工作溝通能力可言等例子層出不窮。

他舉例,若一個人前30年的人生都在追求學歷,卻不懂得洗衣服、換燈泡等生活基本能力,如何「活」下去?「這時代最大的問題,就是一個人30歲了還不會賺錢,幾乎全是『媽寶』。」

孩子的未來在「吃苦」 放手讓孩子出去,學習國際經驗!

「生命會自己找出路。」如果希望孩子有美好未來,一定要「放手」讓他吃苦,擁有賺錢謀生的能力!「一個人要有夢想,就要先克服錢,否則夢想只會是幻想。」他認為,台灣上一代的父母經過戰爭的艱困環境,所以都很優秀,也將堅韌的品格與DNA遺傳給孩子,他們必定有克服困境的本能。

在現今越是進入全球化的時代,華人不能再用故鄉、台灣或華人自己的經驗面對全世界,因此孩子絕不能沒有國際語言的能力,必須要幫助孩子「製造全球化的生活經驗」。劉曉亭建議,父母可幫助孩子利用假期,去到歐美或澳洲國家合作的教會家庭寄宿,把握機會學習跨文化經驗、自力更生打工賺錢,「為自己吃苦負責」,拓展開闊的眼界,成為影響別人的「時代領袖」。

「必須讓孩子有語言能力、開闊的國際視野,並從小學會經濟獨立。從這3方面開始,他自然就學會溝通、社會化的過程。」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在困境中學會用信心抓住神,將信仰放進生活裡!

懂得吃苦的孩子,才能擁有吃香的未來。

本圖/文由「基督教今日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高學歷媽寶OUT! 全球化時代來臨,「越吃苦」的孩子越吃香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