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熒恬

11月26日社企你我他系列活動由社企流共同創辦人陳玟成擔任講師,針對社會企業商業模式進行剖析,讓欲創立或想加入社會企業的參與者,解開對社會企業的疑問,對商業模式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社會企業是一個多元光譜

以改變社會問題為創業初衷,社會企業從綠能、友善環境、改善資源的不平等、幫助身心障礙者等等,都是現在社會企業擁有的發展型態。

陳玟成表示:「社會企業的確很廣泛,很難明確解釋什麼是社會企業、什麼不是,而社會企業的多種型態,大致被分為『採購邊緣族群的產品服務』、『創造弱勢族群的工作機會』、『提供滿足社會或環境需要的產品服務』、『研發以更有效能運用資源』。」

社會大眾常存在著一種迷思-社會企業一定要是「公司」嗎?事實上,很多社會企業是以基金會、協會的形式營運著。

「社會企業就像是一個多元光譜,其中一端著重社會影響力,創造社會改變,另一端則是著重創造財務價值。舉例來說:過去NPO和單純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他們的組織目標是壁壘分明的;傳統的慈善組織倚賴捐款及補助,沒有販賣行為,傳統公司則以創造財務價值為優先,販賣產品及服務。社會企業則在這兩端游移,形成跨領域的結合。」

社會企業在賣什麼?

陳玟成表示,的確有很多消費者會被「公益」所吸引,進而支持社會企業的產品。然而支持的永續性是值得被探討的—偶發性的支持要如何支撐組織的運作?

他也強調,社會企業的產品若是失去背後公益的價值和社會企業的願景,那跟一般產品之間就失去了差異性。

以公益行銷為出發點,反觀社會企業的經營-在結合社會影響力與創造財務價值的模式之下,社會企業的賣點在於什麼?應該如何同時讓消費者買單,並傳達到企業背後的價值?

陳玟成認為:「社會企業在堅持產品的品質或價格的同時,也不能忽略了企業的初衷,而須時時緊扣著欲傳遞給消費者的社會價值。」

社會企業的兩難

「然而,有著友善環境、幫助弱勢族群的訴求,創造社會價值可能對於社會企業有加分效果,但相對的,這也成了社會企業的包袱,消費者更容易以放大鏡檢視組織的運作。」陳玟成一語道出了社會企業面臨的難處。

陳玟成更以德國黑暗對話及Rubies in the Rubble的案例說明,社會企業在規模化的同時,得以擴及更多族群,創造更深遠地社會影響力。然而他也指出,過度發展的同時,也有可能會背離企業的初衷。他表示,目前大部分的社會企業容易陷於兩難-「以增加社會影響力為重,卻無法有效營利。」

陳玟成認為,「創業沒有什麼對錯,就只是一種選擇。」能夠同時兼顧員工、顧客、環境、社區、公司治理與核心價值,進而創造利潤共享,是成為一個好的社會企業必須努力的方向。

(核稿編輯:金靖恩)

延伸閱讀
>> 把社會學帶進設計領域,史丹佛銀髮設計競賽得主姚彥慈:「了解問題的過程,比設計本身更重要」
>> 改變社會不一定要站在第一線,看社會企業生態圈如何成為最強後盾!
>> 當房屋淪為商品 這兩間企業重新定義空間—讓老宅擁有新靈魂、讓無殼蝸牛有家可歸

本圖/文由「社企流」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社會企業以商業模式讓公益永續,同時也不能忘記當初的使命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