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許嬰寧 心理師 作者:許嬰寧 心理師
父母吵架過後【該與孩子討論嗎?】
【還沒當父母之前,我還記得自己默默發誓,決不要在孩子面前跟另一半吵架!因為這樣對孩子的心理發展不好,也會讓孩子害怕。】
【但是當了父母以後,發現根本做不到啊!!】
很在意孩子心理健康的爸媽,都不希望大人吵架時會嚇到孩子,可是根本忍不住,也不能每次和另一半爭執就馬上丟下孩子,然後拉個另一半到另一個房間去吵阿!
吵架無法避免
在孩子面前吵架更是必經之路
躲起來吵、忍住氣、閉上嘴臭著臉都不是辦法
事後的處理才是關鍵
和幼兒
需要討論嗎?
不需要討論吵架內容,因為孩子理解不足。
應該提供正向互動和陪伴,利用正向情感連結去確保安全感。
這時候的幼兒可能不會問甚麼問題,只會哭鬧和發脾氣,這些可能都是反映出,看見爸媽吵架後的不安和焦慮。爸媽可以在自己情緒平復之後,主動親近幼兒去提供溫和專注地陪伴,不要一邊笑笑地餵孩子、一邊轉頭氣憤地爭執,這種情緒不一致的樣貌,幼兒可以清楚感受到。
和學齡前兒
需要討論嗎?
不需要找到科學答案,但滿足孩子可以自在表達。
孩子開始有一些理解、一些表達能力,還有自以為是的評論和喜好。因此可能會講出蠻多令大人傻眼的評論,對於喜歡誰、不喜歡誰也會掛在嘴邊,甚至會模仿大人吵架時講話的語氣和用詞,甚至在玩耍和同儕間,講出類似吵架的語言,如果他們被制止使用這些言詞,他們會更氣憤,為什麼大人可以?我不行?陪伴孩子面對目睹爸媽吵架後的不安和氣憤,告訴孩子那些語言的負面影響,讓孩子知道不必害怕,再次以陪伴和再保證reassurance去降低不安和焦慮。
和學齡兒
需要討論嗎?
不得不討論,躲不掉,孩子開始非常有想法和語言能力,也會從很多側面觀察去建立自己的主觀意見,開始會從學校和其他地方分散注意力,也就是可以讓自己情緒有窗口,但也可能會成為一種逃避。孩子會有很多為什麼? 十萬個為什麼? 如果爸媽拒絕討論和回答,孩子可能會理解成自己不被歡迎,不受重視。這時候若家裡還有更小的幼兒,爸媽即便吵架也會去觀照餵食的幼兒,那學齡兒很快會轉為失落和羨妒,轉而退縮和退化。
和青少年
需要討論嗎?
很多青少年已經開始不想和爸媽太親近了,早就發展出自己的同儕、自己打發時間的方式、自己面對爸媽沒空的時間、自己消化情緒的管道等。
反而會讓爸媽似乎可以更放心地,在孩子面前不避諱地和另一半爭執,的確這時候的孩子心智相對穩定,比較不容易因為爸媽大小聲而瞬間受創,但不代表不會內傷。
反而需要注意的是,留意不要在跟孩子討論父母衝突的時候,把孩子當成情緒傾訴的出口,或許孩子展現出早熟、聽得懂,又善解人意的樣子,但是父母意見歧異或彼此不悅的事實,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還是非常有殺傷力的,他們會早熟成為負能量吸收者、第三個大人、自主選邊站、或是被迫選邊站,都是很有負擔的心理發展。
#他只是個孩子
延伸閱讀:
我的孩子為何都沒進步!」心理師:爸媽們,請先問問自己能成為孩子的伯樂嗎?
孩子長大後總對你愛理不理?其實,青少年比他們「看起來」更需要父母!
本圖/文由「BabyHome」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父母吵架過後,該與孩子討論嗎?心理師:從幼兒到青少年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