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王微曦
喧騰幾天的改中正路問題,卓榮泰院長終於親自暫時喊卡了,這不是打了內政部長一個耳光嗎?難怪學者會批評:「該改的不是路名,而是被誤用的『正義』。」
其實,名字只是代表人的名詞,莎士比亞不是說:「玫瑰即使不叫玫瑰,也不改其芬芳」,民進黨何須太介意中正、經國等字眼,全國一定也有人取名叫中正』的,前我國奧會委員吳經國先生,不是也叫『經國』嗎,要修改『中正』、『經國』路名,豈不也在責難他們?
改路名不僅是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民眾反對,也真的是確如藍營縣市長所說的「吃飽沒事幹嗎?」、「說經費被刪,卻有錢補助改路名」…等批評。因為要花大錢又勞師動眾,即使最綠的台南市改中正路為湯德章路,也只是在新路牌加註原中正路而已,不敢要民眾去更改各項証件,這只是阿Q式的象徵做法。
圖片取自:(FB 卓榮泰)
最重要的還有,民進黨若去中化心態不改,改路名將永無止盡。台北和基隆都有中正區,要改名,影響到的民眾更多,更勞民傷財。筆者居住的中正區,多數路、街名都是中國大陸的地名,如牯嶺街、南昌街、重慶南路、泉州街、福州街、寧波西街、紹興街….等等,我們就是籠罩在大陸的地名之下,聽到中國兩字就抓狂的民進黨,民進黨以後大概也會趁某時機又想改其名吧?這影響就更大了。
其實轉型正義委員會、不當黨產委員會等民進黨黑機關,成立有效的三年期間早都過了,機關也取消了,就不會再做這些無法無天的細瑣改名之事了。柯文哲在台北市長任內,政績並不好,原來說自己是墨綠的他,對改路名、拆蔣公銅像的事,倒都很反對,他認為這些事件或物件,本身就是顯示歷史的一部份,何必花大錢、花人力去更動他們?
以建國中學而言,建中的蔣公銅像,經師生的共識,都不拆除。蔣公以前或許是威權人物,但對台灣貢獻功大於過,而且歷史也過去了,故銅像反而可以反映上世紀的歷史象徵,就像保存清朝古蹟一樣,有何可拆的?建中學生反而把蔣公銅像當朋友,校慶或耶誕節,還要將他打伴一番。建中在川堂的蔣公題字匾額「禮義廉恥」四個字,在教育部屢次函令之下,也堅持不取下。蓋「禮義廉恥」不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則嗎?這題字並沒有錯。建中真是中學的脊樑。
總之,民進黨應多用心於重要國事之運作,不要再搞這些無聊的改路名、去銅像的小事了。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