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台北長庚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陳彥廷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女性朋友一定不會對「黃體素」感到陌生,因為從生理期開始,就跟黃體素結下了不解之緣;想要順利懷孕,更不能沒有黃體素。如果因受體不足,對黃體的反應不良,經醫師評估需要在孕期中補充黃體素。
懷孕的女性對黃體素極為有感,因為三不五時就會聽到,畢竟是孕期荷爾蒙中的要角!有些人因受體不足,對黃體的反應不良,經醫師評估需要在孕期中補充黃體素。
需要補充的3種狀況
台北長庚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陳彥廷指出,黃體素有減少流產、防治早產的效果,建議有3種狀況需要於孕期補充黃體素:
1.有早期出血者
根據5年內大型研究顯示,有使用黃體素補充組別在妊娠12週時有比較高的持續妊娠比例,雖然在34週後的活產率、24週前的流產率沒有統計上的差異,但服用黃體素組別仍然表現得比未服用組別好。
他說,「既然補充黃體素無害,反而或許有些幫助,這些結果雖沒有統計上的意義,但對於孕媽咪而言,卻具有撫慰人心並增加安全感的效果,因為我做了什麼,得以保住胎兒,心理上的治療也是一種治療」。
陳彥廷醫師補充,「若是之前有流產3次以上的孕媽咪,使用黃體素的確具有可減少流產率、增加活產率的效果」。
2.懷孕中期測得子宮頸變短者
早產的警訊之一就是子宮頸變短,若在20週前後以超音波測量子宮頸短於2.5公分的孕婦,建議每天補充黃體酮,研究發現,可降低4成的早產率。
3.有早產病史者
曾有不滿37週早產病史的孕婦,若能在16~20週開始補充黃體素,直到36週,可有效降低早產發生的機率。
陳彥廷醫師表示,補充黃體素可預防早產,「不過,對懷多胞胎者給予黃體素,並沒有證據顯示可以減少早產的發生」。
黃體素補充4方式
陳彥廷醫師指出,目前補充黃體素的方式,依據藥物劑型可分為以下4種方式,使用上各有優勢:
1.口服藥:口服膠囊算是相當方便,通常適用對象為接受人工生殖者。但可能有些副作用,如:可能造成頭暈、噁心等。
2.針劑:採肌肉注射方式的針劑,依效果長短分為短效型、長效型;短效型黃體素,通常是急性出血時給予,比較少用於預防有早產病史的個案;長效型黃體素約1週打1次,因是油性藥物,所以注射時會感覺比較疼痛,屬於自費藥物。針劑黃體素麻煩的是,必須要到醫療院所接受注射,無法自行施打。
3.塞劑:看似麻煩,卻相當有效,目前的大型研究,使用上多以陰道塞劑為主,而且是子宮頸小於2.5公分的主要預防方式。缺點為陰道容易覺得癢、分泌物較多,且性行為時不方便。
4.凝膠:透過陰道壁血管讓身體快速吸收,以提高子宮黃體素濃度,常見不適問題多為體內的黃體素突然升高,可能造成便祕、嗜睡、噁心、疲倦、胸部疼痛及頭痛等症狀,如出現不適,可告知主治醫師。使用後會感到分泌物增加,這是因藥物被吸收後,會有殘渣排出體外。
他強調,「不論使用哪種劑型,都需要主治醫師評估個人狀況而定。雖然黃體素的使用無害,但總還是有副作用,並不是想用就用,如果沒有早產風險因子,卻要承擔藥物的副作用,並不恰當」。
同為懷孕早期出血,未必都要補充黃體素,陳彥廷醫師舉例,有早期出血但量不多、無早產病史的個案,就不需要補充黃體素;若為45歲且接受數次試管療程,又有出血狀況,可能就需要補充黃體素。「臨床上,會篩選高風險個案,以提早投藥方式預防早產,或許有幫助」。
※原文刊載於2021年06月號《媽媽寶寶》412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19580
※延伸閱讀
孕期荷爾蒙操盤,打造適合胎兒的生長環境,面對種種變化有所不適雖正常,但嚴重不舒服應告知醫師
孕婦安胎,絕對臥床不是有效的治療方法!需要安胎取決於不同症狀,婦產科醫師:做好這些事才重要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