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梁瓈月】
0421-3C世代教育-013
隨著現在少子化,許多父母對於孩子的物質生活出手都很大方,幾乎可以說愈來愈多的爸媽倚靠3C產品照料幼兒,在牙牙兒語的階段就使用平板播放影音卡通、等孩子大一點就會提供電腦設備,上小學時就會提供手機,長久下來導致親子關係疏離、幼兒專注力與EQ下降,該怎麼教養這些3C小孩是現代許多家長頭痛的問題。

根據資料顯示,3歲以下的孩子長久使用3C產品如電腦電視會影響孩子的腦部發展,會導致孩子習慣上網,他們花在網路的時間通常多於最大適當值3小時,當他們掛在網路越久,與現實生活中的一切就會更疏離。報告指出,孩子花在網路社群網站的比例最高,佔了55%、其次是玩遊戲,佔了30%、交友聊天佔了22%、查資料寫作業則是佔最少比例,僅13%。以年齡分,國小學童以玩遊戲為主,佔58%、國中以及高中則是社群網站為主,佔61%。

從這邊可以看到兒童參與社群的時間往下降到國中,也就是未成年的年齡層,這對父母而言是很大的隱憂,資料顯示有51%的兒童曾在網路上和陌生人聊天,42%表示會和現實生活中不認識的人交朋友(國小生27%、國中生49%、高中職生49%)。

由於父母無法時時刻刻監督孩子的每一刻,但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同儕認同、交友需求也高,加上網路是一個很方便的媒介,家長常會面臨是否該同意孩子結交網友的議題。另外,現在許多社群已經成為孩子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否將孩子加入好友?是否加孩子的朋友為好友?是否先和孩子討論?可否留言、按讚?這些都要經過溝通並適當拿捏。

國外曾有一個案例,一個年輕人在臉書揪團辦派對,邀請所有臉書上的朋友來參加,但因為沒有設隱私,結果來了1千多人,引發暴動。因此當孩子開始接觸到網路社群時,如何確保網路上的個人隱私、如何慎選網友,甚至當面對其他惡意攻擊霸凌時要如何反應,都可以在上國中前就跟孩子進行溝通,以免發生意外事件讓家長措手不及。

還有一個案例是發生在小學學童身上,小學同班同學在臉書留言,說班上某同學吹噓自己的情史,要全班同學霸凌,結果有63個讚,某同學的媽知道之後認為這是一種霸凌,因此對按贊的63個學生提告。

有的人認為家長反映太過,有的認為應當要在事件變嚴重前加以處理,由於孩童如果經歷過被霸凌的事件,心理層面會受到影響甚至會想霸凌其它同學,因此當事件發生時,必須要照顧安撫被霸凌者的情緒,並且跟老師溝通才能改善孩童在同儕間的人際關係。

隨著3C世代慢慢長大,社會問題也開始浮現,專家建議可以跟孩子討論交網友的問題,試著從見面動機、期待為何、主動分享自己的經驗、不批判不指責這幾點來著手。甚至在上網時間方面,可以試著釋放自主權,讓孩子嘗試自主管理,父母扮演協助輔導的監督角色,當兒童心理層面受到信任,就會較願意溝通,也才能事先預防可能會發生的各種問題。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延伸閱讀:
荒繆的「境外專班」招生政策竟不能招收陸生,應全面檢討開放
兒童專用APP當道 小心未完全阻絕你不想要的
台大世界排名下滑,但難道其它160所大學不值得關注?
《活在愛中》收養不是易路卻是恩典之路
新住民語言落差需補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