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圖/文:第五德嘉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文學大作《安娜.卡列尼娜》開場白:「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但是不幸的家庭卻各有不同。」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大家耳熟能詳,但是說真的,真實世界中,其實充滿了「炸彈家庭」、「不適任父母」,如果生長在這種「NG家庭」,遇到了「崩壞型父母」,除了自認倒了八輩子的楣之外,還有什麼選擇去改變現有的悲情呢?

陰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

有的父母習慣罵小孩、揍小孩出氣,或是用恐嚇的方式來壓制家中的氣氛,他們也許不是故意的,就是一代傳一代,家族歷代祖先不斷灌輸「棒下出孝子」、「孩子是個人私有財產」的思維,形成一種充滿暴戾之氣的「家族氣質」,讓子子孫孫都得忍耐家族中不當的管教模式。

漢朝獨尊儒術的秘密

其實,如果能走到華人社會的倫理核心去探討,可以發現在社會上,有些朋友或親戚是困在「愚孝」的陷阱裡。

在中國獨尊儒術的歷史進程上,表面上,漢朝看起來是用儒術來教化人民,但是在漢宣帝跟他兒子漢元帝的一場爭論中可以看到,事情真相並不是這樣的。

漢元帝對爸爸用太嚴酷的刑罰對待臣民,曾經表達他的反感,認為劉家不是應該用儒術的觀念來治國才對嗎?當時,他爸爸宣帝非常生氣的表示,其實我們劉家治國的方法是所謂的「雜霸之道」,也就是用變化多端的正道和權術,混和起來治理國家,而不是單純的溫和理性治國。

漢宣帝的說法,透漏了帝王真正的心思,他要人民聽從儒術,教導老百姓在家要孝順父母,在地方上要尊重官吏,最後再把皇帝當神明一樣看待。

這種引導方式,使得一般百姓沒有聲音,沒有機會表達自主意見,這也是長期以來,幾千年困住華人家庭的其中一個原因。

父母也是需要被教導的

如果碰到「NG父母」,為人子女的應該怎麼辦呢?首先應該釐清自己從小到大受到的管教經驗,把好的「做爸爸媽媽方法」傳承給自己的孩子,也嘗試用好的「做爸爸媽媽方法」去影響自己爸爸媽媽,這不是個簡單的過程,但是如果現在轉念,人生心境也許會放下很多重擔。

例如:有位年輕的爸爸,從小不喜歡靠近自己的爸爸,因為爸爸動不動就是罵他、打他、責怪他;等到這位年輕男士自己組成了家庭,也有了自己的兒子,他注意到長期逃避爸爸,居然也會影響到兒子對他的觀感,於是他開始轉變態度,對爸爸有關心、有分享,結果爸爸深受感動,也回頭和全家更和諧相處,讓爺爺、爸爸、孫子建構了更親近的相處模式。

不會當「爸爸媽媽」的爸爸媽媽」

可以說,有些「爸爸媽媽」並不會當「爸爸媽媽」,如果遇到這種情況,身為孩子的人,要當「爸爸媽媽」的「爸爸媽媽」,給長輩重新學習的機會,教他們如何做個好「爸爸媽媽」,一切都有可能來得及,只要嘗試回頭挽回看看,互相都會有好影響的。

總之,今後再有人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最好加個「?」在後面,因為有些不工作,成天只會伸手向兒女要錢的;有些不斷打擊子女自信心,讓孩子身心受創的父母,他們又如何有權利享受子女的尊重和孝順呢?

別讓負面低氣壓家庭的爛遺傳一直傳承給下去,一切就從自己此時此刻開始,成為有優良品質認證的「爸爸媽媽」吧!

古文原文
《漢書.元帝紀》:
孝元皇帝,宣帝太子也。母曰共哀許皇后,宣帝微時生民間。年二歲,宣帝即位。八歲,立為太子。壯大,柔仁好儒。見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繩下,大臣楊惲、盍寬饒等坐刺譏辭語為罪而誅,嘗侍燕從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住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歎曰:「亂我家者,太子也!」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