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真的拿到全國冠軍時,心情怎樣?我就是台灣一哥了?」
周天成:「對,就是我出去,不能輸這樣。對,可是出去就是一直輸。」
——《真情部落格

「周天成」,你最近可能常常在電視或是新聞媒體上看到這個名字。

可能是在今年 7 月的報導中,看到在經歷三局激戰後,成為「台灣羽球史上男單第一人」拿下超級 1000 系列印尼羽球公開賽冠軍的他的身影,也可能是在 9 月初的中華台北羽球公開賽後,才認識這位繼 2016、17 年封王後,再度拿下人生中第三面中華台北羽球公開賽金牌的選手。講到這裡,也或許你暗自心想:「不!我從他 2014 年逆轉勝拿下法國羽球公開賽冠軍時,就看他比賽到今天了。」

但先不論你是從幾時開始關注他的,在這些耀眼的頭銜、亮眼的成績之前,「周天成」過著的又是怎樣的選手生活?他一路上都這麼順遂嗎?還是,就像開頭的引言說的一樣——「對,可是出去就是一直輸。」

在立志成為羽球選手之後,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事:「就是⋯⋯作業可以寫一半」

就像多數運動員一樣,周天成也是從很小就開始接觸羽球。

幼稚園的時候,他被爸爸媽媽帶去打球後,就發現他在「羽球」這方面的天賦好像跟其他孩子不大一樣,因此還推他去跟大人打。 但畢竟打好玩是一回事,要把運動拿來當成「未來職業」打,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打著打著⋯⋯一方面覺得很有趣,另一方面覺得打贏別人很有成就感的 周天成在小學三年級時進入球隊,也就是從那刻起開始把「羽球選手」當成一個未來努力的目標。


圖片來源:周天成 Instagram @tienchenchou

但那時就讀的永樂國小才剛成立球隊沒多久,無論是師資還是設備都還不齊全,周天成既沒有可以對打的同輩、也沒有同時會教又會打的教練,所以過沒多久就轉到了雙蓮國小,開始了上午晨操、下課訓練的練習人生。

如果問他當時年紀還小,會不會覺得太操、太累?不想去練球?他會先笑著  :「打球還不錯,因為有時候可以有一些特權在班上,就是⋯⋯作業可以寫一半。」接著在原本的笑語裡彷彿多了點堅定地說到:「是會很累啊,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一直會去,可能就覺得有一個目標吧!很想要贏球,就一定要把練球的課表吃下去這樣子。」

在小學六年級遇到的兩件事:「轉打網球」與「國際觀教練」

一定有人會想問周天成:「有沒有想要從事其他球類運動?」其實,就連他媽媽也不例外。就在小學六年級時,周天成的媽媽曾經有問過他:「要不要轉個項目?網球好像賺比較多?」但周天成心想說,都已經打到全國冠軍了還轉?不過,也好在當時的他就有這種想法,我們現在才可以在各大羽球賽場上,看見長大後的周天成一展「羽球選手」的樣貌。

小學六年級除了「轉項目」這件事以外,對周天成來說,還有另外一件左右他生涯的大事。 這時候的他,遇見了一位對他影響很大的教練——基隆高中的羽球代表隊教練「鄭永成」。 不光只是教導羽球技術,這位來自印尼的華僑教練也算是第一個開啟周天成 「國際觀」 的人,不要只在乎國內戰績,「要往國際邁進」是鄭永成一再提醒他的觀念。


圖片來源:中央社 。

每天從早上八點半練到十一點半,又從下午兩點半開始練到五點半,長時間的練習是周天成的日常生活之一,有時冬天還要早上六點去戶外晨跑,「為什麼其他人都不練?只有我一個人練?」偶爾周天成會這樣想,但對鄭永成教練來說 羽球這件事就是「你付出多少,你得到多少」。

從台灣一哥到國際賽十連敗:「好勝心」成為雙面刃

中學時期的周天成就已經是全中運的冠軍,強烈的求勝心不僅讓他得以挨過長時間的訓練、年紀輕輕就擁有很好的球技,並且時常成為國內比賽的常勝軍, 不過也因為他這種直接的性格、好勝的心態,會讓不懂他或是不習慣他的人覺得有一點太刺,同時也導致每一次球場上的勝敗都會過度影響他的心情,連帶也成為日後影響他表現的關鍵。

大概是在周天成大二的時候,第一次拿到「全國冠軍」,在那之前其實出國比賽的機會不多,但也就在進入國家隊之後、拿到的資源也比較多時,開始進入比較長期在外比賽的模式。在某一次《真情部落格》的 訪問 中,主持人問到:「真的拿到全國冠軍時,心情怎樣?我就是台灣一哥了?」「對,就是我出去,不能輸這樣。對,可是出去就是一直輸。」周天成笑著說。


圖片來源:中央社 。

當時好勝的他一輸,就會一直思考輸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到底這個球要怎麼打?想到半夜還會爬起來思考如何應對,然後再回去睡覺,給自己的壓力非常大,再加上一直輸球,感覺到外界給予的不少批評,也讓他對自己的信心大受打擊,甚至在 2014 年的那個「十連敗」後,他常常已經覺得輸到無所謂了。不過,如果問他是不是有一種快要自我放棄的感覺時,他又會覺得想要繼續打下去。

至於周天成最終是怎麼從「只隨著自己的感覺走」的框架裡走出來的呢?除了開始試著用理性的分析、思考取代「情感」用事外,還多虧在 2012 年遇到 、合作至今的物理治療師「高敏珊」。

周天成的身、心靈轉變關鍵:物理治療師「高敏珊」


圖片來源:高敏珊 Instagram @repairment123

在《自由時報》9 月的 專訪 中可以看到周天成與高敏珊認識的開端:「9 年前的世界大學錦標賽,周天成因輸球一臉落寞坐在場邊觀賽,當時擔任義工的高敏珊對他說:『成功的人願意做不成功的人不願意做的事,那你知道不成功的人怎麼樣嗎?』」高敏珊後來成為周天成羽球生涯的好夥伴,幫周天成的身體調整到最佳狀態。

而在 2012 年,周天成沒有被選上奧運選手之時,高敏珊就開始建議他可以從原本比較費力的打法做改善,在球與球之間節省步伐與體力,整場比賽比下來,就可以看出省力後的差距了。但改打法也是說來容易,做來難的事情,畢竟只要有一個還沒練完整的缺口,打起來就會感到彆扭,所以這也是開始調整之後,還是持續輸球的原因之一。

「現在我追求的是如何高效率的得到 1 分,而不是過多的訓練,這樣反倒在比賽前把自己操壞。」——周天成,《自由時報

然而除了身體上的改變,周天成在心理上也開始了有屬於自己的信仰。在那段很低潮的時候,他的狀況越來越糟,不知該如何幫助他的高敏珊邀請他去了教會看看,也是在那一段時間,周天成才開始跟教會有了一點接觸。在接觸教會後,周天成並沒有馬上接受受洗, 而是在經歷了「兩個關鍵事件」後,讓他決心讓信仰成為支撐他比賽的重要精神之一。

第一是狀況很差的他,在台北公開賽前到了教會,當時的他在心中默想:如果神真的讓狀況這麼差的他進到決賽,他就決定信祂。結果沒想到還真的進入決賽。第二個、也是最關鍵的事件就是 2013 年的印度公開賽,當時周天成在比賽前就肚子不太舒服,卻還堅持上場,直到果不其然被慘電後才趕緊回台灣掛急診。一檢查之下發現是急性盲腸炎,醫生開完刀後拿出一個裝著他爛掉的盲腸的罐子  :「你很幸運,因為這個腸子已經破四、五天了,還好有一個不知道為什麼的膿把破洞的地方包住,才沒有讓體液流出來、變成可能會掛掉的那種狀況。」也就在這件幸運事後,周天成毅然決定受洗。

不是說信了主就不會輸球,而是在信了主之後, 周天成不再這麼執著於「勝利」這件事,也因此讓自己原本容易起伏大的情緒變得更加穩定。 這之後,再加上逐漸熟悉打法上的調整,讓他反而在往 30 歲邁進的羽球生涯中,不退反進、越打越好。

找到屬於自己的信仰:「要先學會做人,才能打好球。」


圖片來源:中央社 。

在看完周天成的人生故事之後,與其把它們形容成是宗教信仰帶來的益處,我覺得更貼切的說法應該是: 每一個可能正處於人生低谷中的人,如果想要在生活、工作上有所成長與改變,那你可以做的第一步除了精進自己的能力以外,更可以試著找到一個「屬於、適合自己的信仰」。

它不一定要是宗教信仰,可以是一部電影裡得到的人生哲理,也可以是某一個自己一直以來堅信的原則 ,好讓我們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可以有一個安定自己的心的所在,也才不會這麼容易隨著名利、他人的眼光而持續搖擺不定。

周天成的「球場」,其實就好比我們生活中的「職場」,當每一個人的技術、能力與反應快慢都差不多的時候,能讓自己堅持到最後、脫穎而出的就是「心理素質」。 越是想要結束、越是想要把球打在那條線上,就越是容易失誤,把同樣的情況套在生活以及待人處事上也是如此,越是想要爭取的案子、想要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時,越容易激動焦躁,所以就像在《經理人》專訪 裡,周天成述說這幾年悟到的心得一樣: 「比賽不是你一個人,要先學會做人、處理人際關係,才能打好球。」

最後,套用一句在深度報導運動員故事的「WOWSight」快問快答 影片 中,周天成想對練羽球的小朋友說的話,來鼓勵每一個正在為自己未來努力的你們——「這條路很辛苦,自己再考慮一下(?)沒有啦!這條路就是⋯⋯不好走,不過你還是好好堅持。」

本圖/文由「 VidaOrange 生活報橘」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他的職場,在運動場】從 10 連敗打到世界第 2:台灣羽球一哥周天成的「逆轉人生」